网上有关“健康术语-暑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健康术语-暑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暑秽是由暑湿夹秽浊之气入侵而成。暑多兼湿。《临证指南》说:“天之暑热一动,地之湿浊自腾。人在蒸*热迫之中,若正气或有隙,则邪从口鼻吸入,气分先阻,上蒸清肃不行,输化之机失于常度,水谷之精微亦蕴结而为湿也……故暑病必挟湿。”暑湿与秽浊交侵则成暑秽。暑秽有偏于暑重和湿重之分,故可分为暑秽和湿秽两证。
1、病因
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秽浊之气
2、病机
夏秋之间,天暑下迫,地湿升腾,暑湿交蒸,更兼秽浊之气交混于内,若素体脾虚湿胜,火起居不慎,暑湿秽浊之邪侵犯人体,因阻气机而发为本病。
3、分类处理
临床表现:头痛而胀,胸脘痞闷,烦躁呕吐,肤热有汗,甚至神昏耳聋。
病机分析:秽浊之气阻遏清阳,则头痛且胀,暑湿秽浊交阻于中焦,阻滞气机,则胸脘痞闷,烦躁呕恶,暑湿郁蒸,则肤热有汗,但一般热势不甚,汗亦不多,秽浊蒙蔽清窍,则可见神昏,耳聋,词语热陷心包之神昏见舌蹇肢厥,灼热舌绛紫者明显不同。偏于暑热重者,苔多黄腻,且有心烦口渴;偏于湿浊者,则舌苔白腻,口多不渴。
治法:芳香辟秽,化湿涤浊
方药:藿香正气散。方中藿香、苏叶、白芷、大腹皮、茯苓、白术、半夏、陈皮、厚朴、桔梗、炙甘草。
藿香正气散偏于温燥,用于暑兼寒湿者。若时中蕴热,可加六一散清热利湿。感秽浊太盛而蒙蔽清窍见神昏者,可先用通关散吹鼻取嚏以苏醒神志,并服玉枢丹以辟秽开窍。
针灸疗法:取合谷、曲池、外关、内关、风池、阳陵泉、中脘、丰隆、足三里。持续行针数分钟出针,口渴不明显,舌苔白腻者,可留针20分钟,间断行针,神昏者加十宣,十二井、人中、劳宫、涌泉。
注意事项:本证不属于热闭心包,其治疗不可用清心开窍之法,三宝对本证并不适宜。
儿科病证暑秽,属小儿暑温病。
多因暑邪与湿热秽浊之气同感秽浊上蒸蒙蔽清窍所致。
临床表现:身热不扬,头痛而胀,胸脘痞闷,闷乱烦扰,甚至神昏耳聋。
治法:消利湿热,辟秽开窍,
方用六合汤、藿香生气散加减。
若秽浊之邪蒙蔽清窍,以神魂耳聋为主证者,可配合用通关散取嚏,或用玉枢丹辟秽开窍,或用苏合香丸温通开窍。
1、袁钟等.《中医辞海》:中国医药 科技 出版社,1995年
2、《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上海科学 科技 出版社,1997年
3、陈佑邦等.《中国针灸治疗学》: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年
4、马健.《温病学 第2版》: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年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腹胀·湿热蕴结证的穴位 2 治疗腹胀·湿热蕴结证的方剂 3 治疗腹胀·湿热蕴结证的中成药 4 腹胀·湿热蕴结证相关药物 1 拼音
fù zhàng ·shī rè yùn jié zhèng
2 英文参考abdominal distension with syndrome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 注解腹胀·湿热蕴结证(abdominal distension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1])又称湿热腹胀,是指湿热壅结肠胃,以腹胀胁痛,面目黄肿,小便赤涩,大便或结或呈**糊状,或日晡潮热,烦渴口苦,口中黏腻,舌红,苔黄腻,脉浮濡或滑等为常见症的腹胀证候[2]。
4关于“健康术语-暑秽”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cshi/202507-756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健康术语-暑秽”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健康术语-暑秽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暑秽是由暑湿夹秽浊之气...
文章不错《健康术语-暑秽》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