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元朝名将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元朝名将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哲别、伯颜、阿术、史天泽、綦公直等。
1、哲别
哲别(?-约1224年),原名只儿豁阿歹,蒙古别速部人,蒙古帝国名将。最初臣服泰赤乌部,后投降成吉思汗,赐名哲别(蒙古语,箭之意,又译者别,姓哲名别,哲姓的起源)。
哲别骁勇善战,由十户长屡升至千户长。1211年,随成吉思汗南下攻金,破乌沙堡、乌月营,拔德兴府,入居庸关,直抵中都(今北京)。
1218年,率二万人灭西辽,执斩屈出律。1219年,随成吉思汗西征。1223年,在迦勒迦河之战中击溃斡罗思与钦察联军,班师回国途中病逝。
2、伯颜
伯颜(1236年-1295年1月11日),蒙古八邻部人。元朝初年名臣。
伯颜少长于伊利汗国,以深略善断著称。至元初年,奉伊儿汗旭烈兀命奉使入朝,受元世祖忽必烈赏识,拜中书左丞相,后升任同知枢密院事。
于至元十一年(1274年),统兵伐南宋,至元十三年(1276年),陷临安,俘宋恭帝、谢太后等北还。南宋灭亡后,又出镇和林,屡次讨平诸王叛乱。
忽必烈驾崩后,受顾命拥戴元成宗铁穆耳即位,拜太傅、录军国重事。至元三十一年十二月(1295年1月),伯颜病逝,年五十九。累赠宣忠佐命开济翊戴功臣、太师、开府仪同三司,追封淮王,谥号“忠武”。
伯颜智略过人,深明大义,用兵筹谋,出神入化。在带兵、用兵、治军方面都有值得兵家称道之处。
统二十万大军伐宋,如统一人。成功还朝,口不言功,行囊仅有随身衣被。又善作诗文,今无作品传世。
3、阿术
兀良哈·阿术 (1234—1287年),元朝初期大将,蒙古族,大蒙古国开国功臣速不台之孙,都元帅兀良合台之子。蒙哥汗时,从父征西南夷,平大理,克诸部,降交趾。
中统三年,征伐李璮有功,以宿卫将军升为征南都元帅。略地两准,围襄阳,破樊城。至元十一年,与伯颜、阿里海牙等同伐宋,任行省平章政事。
二十三年,受命北伐叛王昔剌木,继又西征,至哈剌霍州,以疾卒,年五十四,追封河南王。
4、史天泽
史天泽(1202年-1275年) ,字润甫。燕京永清(今属河北)人。大蒙古国及元朝初年名将。
史天泽少善骑射。勇力过人。元太祖八年(1213年),随父史秉直归降木华黎。元太祖二十年(1225年),接替其兄史天倪都元帅职,率军击败金将武仙,又俘杀抗蒙红袄军将领彭义斌。
历授五路万户、河南等路宣抚使、中书右丞相、枢密副使、中书左丞相等职。至元十一年(1274年),奉命与伯颜等统军出征南宋,至郢州时因病北还。
次年,病逝于真定,年七十四。累赠太尉、太师、镇阳王,谥号“忠武”。
5、綦公直
綦公直,是元朝初年的名将之一。他曾为元世祖忽必烈消灭南宋王朝、统一中国、镇压部族反叛、建立和巩固军事封建帝国立下赫赫战功。
甚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被加封为辅国上将军、都元帅、宣慰使等职
百度百科——綦公直
百度百科——史天泽
百度百科——阿术
百度百科——伯颜
百度百科——哲别
胥持国的人物生平
下面就跟随我一起看看带乃字的男孩名字,随着出生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宝宝名字的重名率也随之提高,因此父母们大多希望能够给自己的孩子取个独特又好听的名字。除了取四字名,采用虚词+实词的形式起名也能有效降低重名率。下面就来看看如何使用虚词?乃?与实词搭配取男孩名字吧。
01乃字字义解析
读音:nǎi
五笔:etn
部首:丿
字形结构:单一结构
五行属性:火
本义:古语?你?的意思。
用作人名:意指大气、有礼貌、有才之义。
寓指:豁达大度、彬彬有礼、博学多才。
康熙字典:康熙笔画:2 部外笔画:1
庄子?逍遥游而後乃今培风。 又承上起下之辞。尔雅?序疏若乃者,因上起下语。 又继事之辞。书?尧典乃命羲和。
说文解字:乃,[奴亥切],曳词之难也。象气之出难。臣铉等曰:今隶书作乃。
带乃字的男孩名字起名推荐
搭配单字:
军、刚、成、哲、龙、峥、伦、涛、毅、贤
恩、睿、伟、嘉、绍、清、贺、仕、潇、昱
推荐名字:
乃成
成指完成、成就,人名中象征着成功、事业有成,乃成一名寓意男孩功成名就、卓尔不凡。
乃哲
哲指聪明、有智慧,在人名中引申为思维活跃、才智超群、德才兼备、吉祥如意等含义。乃哲形容男孩才智过人、平安吉祥、才思敏捷。
恩乃
恩意为恩惠,用于人名引申为仁爱、博爱、包容、博大等含义,恩乃寓意男孩吉祥高照、博大为怀、平等博爱。
睿乃
睿意为通达、明智,用于人名意指智慧、智谋、远见之义,睿乃寓意男孩足智多谋,具有远见卓识。
成语推荐:
胜败乃兵家常事
胜利或失败是带兵作战的人常遇到的事情。意思是不要把偶然一次的胜利或失败看得太重。出自《旧唐书?裴度传》:?一胜一负,兵家常势。?
乃文乃武
赞美人文、武兼备。见乃武乃文。出自王勃《九成宫颂》:?一阴一阳,神道也。乃文乃武,圣图也。?
乃心王室
本意是忠于朝廷,后比喻爱国。出自《尚书?康诰》:?虽尔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
乃玉乃金
形容文辞优美。出自《汉书?扬雄传》:?昔人有观象于天,视度于地,察法于人者,天丽且弥,地普而深,昔人之辞,乃玉乃金。?
乃字开头的男孩名字大全
乃元 乃卓 乃众 乃崇 乃科 乃贵
乃洪 乃利 乃川 乃运 乃龙 乃金
乃钦 乃蔚 乃栋 乃全 乃同 乃民
乃乐 乃胜 乃海 乃德 乃宁 乃宽
乃仁 乃富 乃禄 乃贤 乃冬 乃勤
乃炎 乃江 乃胤 乃曦 乃广 乃易
乃本 乃兵 乃洋 乃图 乃城 乃旭
乃临 乃涛 乃铭 乃荣 乃有 乃齐
乃峰 乃才 乃嘉 乃波 乃森 乃群
乃章 乃营 乃周 乃凯 乃楠 乃勇
乃高 乃行 乃信 乃仑 乃斌 乃伦
乃寿 乃书 乃俊 乃升 乃禹 乃余
乃洲 乃恺 乃擎 乃文 乃松 乃奇
乃昊 乃鹏 乃轩 乃儒 乃连 乃明
乃平 乃康 乃琮 乃亭 乃友 乃和
乃榕 乃咏 乃越 乃伟 乃泽 乃臣
乃延 乃谦 乃达 乃蒙 乃国 乃懿
乃奎 乃丰 乃东 乃诚 乃浩 乃敬
乃社 乃彦 乃忠 乃泰 乃庆 乃先
乃沣 乃攀 乃镇 乃玄 乃煜 乃生
乃哲 乃靖 乃源 乃根 乃雄 乃钧
乃超 乃岭 乃祖 乃然 乃权 乃耀
乃字结尾的男孩名字大全
子乃 于乃 上乃 木乃 晓乃 圣乃
中乃 程乃 绍乃 官乃 禄乃 锡乃
宗乃 钺乃 裕乃 告乃 千乃 南乃
钟乃 庚乃 睿乃 才乃 阿乃 应乃
泓乃 大乃 庆乃 飞乃 宏乃 纪乃
胤乃 凡乃 和乃 谊乃 景乃 引乃
利乃 文乃 鸣乃 石乃 喜乃 西乃
细乃 岁乃 赞乃 金乃 光乃 柯乃
升乃 齐乃 国乃 洪乃 仕乃 之乃
会乃 笛乃 新乃 介乃 柏乃 鑫乃
入乃 一乃 星乃 高乃 运乃 伟乃
业乃 候乃 薪乃 马乃 家乃 晨乃
力乃 甚乃 维乃 武乃 鹿乃 从乃
科乃 休乃 元乃 浩乃 世乃 锌乃
乙乃 研乃 福乃 志乃 恩乃 方乃
启乃 禾乃 晟乃 际乃 焐乃 亦乃
乃乃 铭乃 泠乃 礼乃 发乃 丘乃
靖乃 琦乃 泉乃 九乃 敬乃 五乃
开乃 俊乃 修乃 信乃 舒乃 瑜乃
奕乃 麒乃 袁乃 潇乃 蔼乃 鹏乃
颂乃 琮乃 熙乃 波乃 淦乃 火乃
清乃 选乃 德乃 艾乃 卓乃 嘉乃
带乃字的明星名人有哪些
章乃器:(1897-1977),汉族,浙江青田人,政治活动家、经济学家和收藏家 ,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中国近代史上一位特立独行的爱国民主先驱。
张乃通:(1934.07.17-2017.04.21) 男,江苏省扬州市人,中国工程院院士,通信技术专家。
陈乃荣:1981年5月20日出生于台湾,创作歌手、演员。2009年主演《终极三国》正式出道被观众熟知;同年7月发行个人第一张专辑《paradise》并入围第15届新加坡金曲奖优秀新人奖。
贾乃亮:1984年4月12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松北区,中国内地男演员。2002年贾乃亮出演第一部电视剧《北京假日》
清朝的第一个皇帝是谁?
胥持国,(?~1198年),字秉钧,金代州繁峙(今山西省砂河)人,经童出身。调博野县丞,授太子司仑,得识皇太孙完颜王璟。章宗继位,授工部侍郎迁尚书,明昌四年(1193年),升参知政事。五年进尚书右丞。与李妃结纳干政,附其门下者有胥门十哲。承安二年(1197年)八月,被弹劾罢任,九月为枢密副使,佐柩密使完颜襄行省于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大明城),卒于军中。 胥持国自幼聪明好学,过目不忘,不满十三岁却能背诵三字经、论语、诸子百家,历经府试会考中选为经童。世宗时先任博野县丞,有人上书朝廷,说民间冒占官地,如太子务、大王荘,非私家所宜有,朝廷委派胥持国核之。胥持国查报说,此地早在金朝以前就为民所有,不可为官用,此事方平。应招入宫为太子司仑。他奸诈有术,善于逢迎拍马,看风使舵。太子完颜允恭令其管饮食兼司仑,太子完颜允恭的事胥持国做的头头是道,特别受太子的喜欢,升为祗应司令。但太子在金世宗东巡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市)时于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去逝,胥持国继续留任东官,博得皇太孙完颜王录的喜欢。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一月,金世宗病逝,完颜 以皇太孙继承帝位,史称金章宗,胥持国由此发迹,他利用久居太子宫同皇太孙之关系轻云直上。开始章宗任命其为宫籍副监,没过三月提升为工部尚书。明昌四年(1193年)三月,为参知政事,并赐胥持国为孙用康榜下进士第。
六月,黄河涨水决口于卫州南,冲坏长堤十余处,水漫堤成灾。十一月,尚书省上奏河平军节度使王汝嘉等人主张疏导并筑月堤。次年正月都水监丞田栎通过尚书省向章宗提出治理黄河新方案。
历代每遇古堤决口,多经南北清河分流,南清河北下有枯河数道,河水流其长者至七八分,北清河乃济水故道,可窖三二分而已。今河水趋北,啮长堤而流者十余处,而堤外多积水,恐难依原料增修长堤与创筑月堤。黄河于北岸墙村决河入梁山泺故道,依旧作南北两清河分流。然北清河旧堤岁久不完,当年限增筑大堤,而梁山故道多有屯田军户,亦宜迁徒,今拟先于南岸王村、宜村两处决堤导水,使长堤可以固护,姑宜仍旧,如不能疏导,即依上开决,分为四道,俟见水势随宜处理。
田栎这个方案是经实地考察后提出来的长远规划,即在北岸墙村决堤引河水入梁山泺故道,增筑大堤,又有临时泄洪措施,即在南岸王村、宜村决堤导水固护长堤,基本上使河水由南北清河分流,以杀水势。然而这个基本可行的方案遭到一些尚书大臣的反对和章宗的怀疑。至四月份,章宗问参知政事胥持国说,“如栎所言,筑堤用20万工,岁役50日,五月可毕,此役之大,古所未有,况且成否未可知,就是可成,恐难行也。在众大臣和皇帝的反对下由胥持国主持田栎具体操作的治理黄河的方案没有通过。次年八月,黄河又在阳武决口,水灌封丘以东地区,但胥持国从此履行尚书省事,得以晋封尚书右丞。这位出身经童的官吏登上了相位。 佞幸宰相胥持国与李元妃互为表里,专擅朝政,造成坏人得势,忠良失宠的衰败政局,金朝盛世从此走向下坡路。胥持国因世宗年间久居太子宫中,他知道章宗贪图女色,便在宫中巧妙安排,满足皇上寻欢作乐的欲望。而后又抓住李元妃出身监婢,竭尽贿赂拉拢之能事,讨得王妃的欢心。李元妃常在章宗面前夸赞胥持国,所以章宗即位不几年,胥持国就由宫籍副监,一跃成为尚书右丞。当时流传经童作相,监婢为妃的民谚。
由于李元妃及其扶持的胥持国专横朝政,炙手可热,使一些趋炎附势、争名逐利之徒皆趋其门下。于是,结成以右司谏张复亨、右拾遗张嘉贞、同知安丰军节度使赵枢、同知定海军节度使张光庭、户部主事高元甫、刑部员外郎张严叟、尚书省令史傅梅、张翰、裴元、郭乳,人戏称“胥门十哲”的奸党,排挤迫害以完颜守贞为首的忠良勋臣。
完颜守贞,女真名叫左靥,是金朝开国功臣完颜希尹之孙。世宗爱其刚正不阿和才干,曾对宰臣说,守贞乃是勋臣希尹后裔,又有材能,全胜其兄完颜守道,它日必有大用。章宗即位,召为刑部尚书兼右谏议大夫。
完颜守贞喜读书,通法律,熟悉国朝历史大事。他总结金朝建国70年经验,参照辽宋旧制,为章宗修订礼乐刑政大法,时称清正明昌之治。他选贤任能,接受新秀,鸿儒名士多出入其门下,在他身边形成了“冷岩十俊”。时任刑部尚书兼知审官院的承晖,虽居高官却廉政简朴,所居书屋挂有司马光、苏轼画像,他常对完颜守贞说,“司马光是我的老师,而苏公乃是我的朋友。”两人相互敬重,成为莫逆之交。
才华出众地完颜守贞,也遭到胥持国的排挤。胥持国通过李元妃怂恿章宗,将完颜守贞调离京师。章宗明知完颜守贞在朝,每论政事,守正不移,多与胥持国不合,召完颜守贞于便殿,言不由衷地说,卿乃勋臣之后,早登仕途,才能政绩为朕所素知。东平素号雄藩,连年歉收,饥民遍野,急待重匿治理,朕思虑再三卿前往安抚。遂赐金币、御马,以宠其行。没过多久,章宗问左右宰臣,守贞治东平啥样?对日,未尽劳力。章宗说,''以守贞之才,治一路可是绰绰有余。右丞刘玮进谏说,当今朝廷之内人材无有超过完颜守贞的,将他留在外地,实在可惜。”章宗想把完颜守贞调回京师,又怕李元妃、胥持国反对,便改任西京留守。
不到两年,混乱不堪的西京,被完颜守贞治理的井井有条。章宗闻知,调完颜守贞回京陈报边事,完颜守贞一番言论,博得满朝人喝彩。章宗也喜形于色,无意露出调完颜守贞回京师委以重任话来,早有准备的胥持国,急忙指使其心腹监察御史蒲刺都等,诬告完颜守贞在北部边境贪赃受贿、私匿牲畜等事。章宗即刻在崇政殿前对质。完颜守贞义正词严的驳斥了种种诬陷之词,弄得蒲刺都张口结舌,无言答对。深得章宗器重的御史中丞董师中申辩其诬,挺身进谏说,守贞是位难得的人才,他不仅清正廉洁,远见卓识,且有出众才华,陛下关心的台省非守贞不治,愿皇上予以复用。”与师中同时进谏荐举完颜守贞的还有右拾遗路铎和户部郎中李敬义。至此遂复拜完颜守贞为平章政事,封肖国公。
一日,章宗召完颜守贞于香阁,和盘托出他屡次补外的原因说,朕以路铎、董师中等人所举,故特加委用。卿以往行事多有过失,门下用人也欠慎重选择,又与丞相胥持国不合。因此令卿被外。朕念自昭祖、太祖开创以来,乃祖石鲁、希尹辅佐,积有勋功,故以召用。今后卿当尽心辅政,与丞相和谐议事,恪守旧章,切勿轻率改革。遂赐玉带,将蒲刺都弹劾之材料交给完颜守贞看,说,“朕认为卿会正确对待,故交卿得见。”
章宗的提醒,胥持国党羽的严密监视和碚算,使完颜守贞言行不得不有所改变。在朝廷议事,完颜守贞与胥持国两人以往常是一个说东一个说西从未一致过,而今两个人议论朝政,除章宗特意询问或点名要完颜守贞表态,他大多缄默不语,或说遵皇上旨意行事,这种明哲保身的做法,不时引起完颜守贞同仁的误解和非议。
为人正直而又锋芒毕露的承晖,对李元妃、胥持国一伙却针锋相对,因此常遭贬斥,他像走马灯一样,先后迁往利涉、临海、辽海军、北京路等地,又任大兴府事,对此承晖却毫不在意。到大兴府不久,宦官李新喜奉李元妃令来借大兴府乐器,承晖不但不借,还把李新喜训斥一顿。还有一次,当地富豪强占平民一块稻田,富豪以重金贿赂李元妃兄李仁惠,李仁惠派人请承晖加以庇护,承晖不给一点面子,重打富豪50大棍,然后说,你回去告诉李仁惠,我承晖就是不买他的帐。
李元妃、胥持国的飞扬跋扈,不时激起朝廷宰臣的强烈不满和反对。一次,章宗召路铎询问朝廷风气不正缘故,路铎直截了当地说,当今朝廷一大弊病是宰相胥持国把持朝政,排挤和迫害忠臣。章宗一阵冷笑,说:凡事皆由朕定,怎说宰相掌权太重呢?路铎见势不妙,马上提出请求说,卿乞请陛下千万不可泄漏此言,否则我可没好。没几日,章宗将此话告诉胥持国,因此,胥持国对路铎极为不满。
明昌初年一个夏季,天气炎热异常,章宗受李元妃等人怂恿,欲往山后景明官避暑。可一连好几年闹灾,民不聊生,国库空虚,为此,完颜守贞通过别的渠道,让御史中丞董师中、侍史贾铉以及治书侍御史粘割遵古联名劝谏说,此行劳民费财,不可轻举。当今都邑壮丽,内外苑囿足以赏玩,近畿山野珍禽异兽,足可畋猎习武,何必千车万骑,草居露宿,兴师动众,远涉边陲呢?章宗看了奏章正在犹豫,李元妃在旁不耐烦地说,“堂堂大金王朝,而今天子去避暑,如此区区小事,招他们喋喋不休,真不知趣。”章宗即令将师中等人奏章退回。师中等闻讯再次连忙上书:“近两年水旱灾情严重,陛下有诏,停止或减少土木工程,节省不必要的开支,普天民众为之欢欣。去岁西、北二京,临潢诸路颗粒不收,加之修筑边堡界壕,财力困乏,米粮价涨,若再兴师动众,又势必增加民众负担。近日很不安宁,且有宰杀太尉马匹,破坏太府瓜里事件发生。陛下倘不采取措施,即有犯上谋乱之虞,望圣上三思。”随后又有左补阙许安仁、左拾遗路铎相继进谏。无奈,章宗遂从众臣所奏,并下谕道:“朕欲幸山后,只因朕不禁酷暑,今台谏上奏日全国尚有多处没有粮吃,对此,朕初不尽知,既已得悉,暑虽难熬,也当以民众疾苦为重,朕定罢去北幸。”事后胥持国等到处散布师中所谏,皆系无中生有,有意违抗皇上心愿。
可反复无常的章宗,第二年,他又率领文武大臣到山后景明宫。师中及台谏还以为再次进谏能获得皇上的嘉纳,言词更加激烈,态度更加坚决,不料却招致章宗大发雷霆。遣近侍局直长李仁愿到尚书省,召董师中等严厉斥责道,卿等所言,不是毫无道理,也非未尽可取,但卿等言行有失君臣之体。皇上岂能听从你们的摆布,作不了一点主吗!
胥持国一伙明知,完颜守贞是阻碍他们擅权朝政的主要障碍和劲敌,便在宫中安插亲信,严密监视完颜守贞的举动。胥持国通过李元妃,在章宗面前胡乱编造完颜守贞罪状,完颜守贞权倾朝廷。他手下不仅拥有大批文人学士,而且利用他的威望和影响,竭力拉拢董师中、路铎等人,形成一股危及皇权的政治派别。他又辄私权以自树,交结近侍、密问皇上王妃起居,窥测上心,预图一逞。完颜守贞是京师不得安宁,皇上旨意难以推行的罪魁祸首。望陛下明察。章宗虽然欣赏完颜守贞的才干,但很畏惧他的刚正无私和大义凛然,故以常与近侍窃语宫中掖事之罪名,贬其出京师,完颜守贞后在济南府任上病卒。
为堵塞忠良谏言,章宗借题发挥,令凡曾推荐完颜守贞的皆被罢黜京师降职使用。他对宰臣道,董师中说台省机要非完颜守贞不可治,路铎和李敬义皆出面保举。此三人虽曾推荐却并非相互依附,暂且出离京师,后皆可用。于是,刚被任命吏部尚书的董师中,出任为陕西西路转运使,路铎出任为南京留守判官,户部侍中李敬义刚刚出使高丽还朝,即出任为安化军节度使。又下诏,卿等曾保举守贞公正可用,而今看来实乃言过其实耳。从此,再也无人触犯章宗翼羽下的内宠李元妃、胥持国等人。这伙佞幸里应外合,更加穷凶极恶,为所欲为了。 金朝皇室的帝位之争,熙宗以前是太祖一系与他系之间的斗争,熙宗之后至世宗为太祖一系内部之争,如完颜宗干子海陵王杀完颜宗峻子熙宗,完颜宗辅子世宗又夺海陵王之帝位。至章宗一朝,则转为世宗一系之斗争,方有章宗杀世宗长子完颜永中和第三子完颜永蹈两起血案。事情须从头叙起。
世宗虽有8个儿子,但只有显宗完颜允恭为女真正室所生,其余7子中5个为渤海血统,另两个分别为契丹和汉族血统。世宗本人母李洪愿本也是渤海血统,但其立皇储确求纯女真血统,故完颜永中虽系长子,但因非嫡系,故未立为皇太子,世宗却把次子显宗完颜允恭,确定为皇位继承人。不料,就在世宗东巡上京之际,年仅40岁的完颜允恭突然病逝于中都承华殿,使年过花甲的世宗悲痛欲绝。大定二十五年(1185年)十一月,世宗接受枢密使徒单克宁建议,册封完颜允恭子完颜为皇太孙,替代其父完颜允恭承继皇位,是为金章宗。
章宗在世宗身边辅政不到三年,在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正月,67岁的世宗病逝于中都(今北京)福安殿,22岁的章宗在世宗灵柩前接受遗诏,成为大金第六代皇帝。
章宗虽然年轻,却聪明机智。面对金朝经熙宗、海陵乃至世宗一系列政治变革,社会性质已完成由奴隶制度向封建制度过度。为适应形势的发展,他果断打破了金初诸宗室势均力敌状态,突出的强化中央皇权,以完善政权的封建化。为此,首先从皇室内部进行改革,对诸伯叔予以限制和监督。即位后四五个月,即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闰五月,在对其兄弟封王,如兄王句封为丰王,琮为郓王,瓖为瀛王,从彝为沂王,弟从宪为寿王, 为温王不久,对其伯叔也分别晋封。伯父赵王永中为汉王,其余诸叔父如曹王永功为冀王,豫王永成为吴王,虞王永升为隋王,徐王永蹈为卫王,滕王永济为潞王,薛王永德为沈王。封王后对诸王严加限制,凡出猎不得逾越所辖地区,设置王傅府尉官,对亲王其家人举动进行严密监督和防范。
立完颜璟为皇太孙,阻塞了世宗诸子,特别是长子完颜永中当皇帝的美梦,使他们原先就愤愤不平的情绪,如火上浇油顿时燃烧起来。完颜永中自以为是世宗长子,为新上任年轻皇帝的伯父,怎么忍受如此苛刻的众多限制呢,终日里愁眉不展,闷闷不乐,稍不顺心便大发雷霆,弄得侍候他的人无所适从,后来又以上书表乞求在家养病为由,消极对抗以示对章宗的不满。章宗不但不予批准,却召至宫中狠狠训斥一顿,由此,积怨越来越深。
章宗母哀之后,与诸伯叔之间的争斗,便公开而又白热化了。其四叔时任武定军节度使的永蹈,伺机而动。永蹈心腹家奴毕庆寿,他有三个要好的朋友,一个叫郭谏的会相面,其余二人崔温和马太初却能看天象。永蹈先召郭谏到府上给他及妻子相面。郭谏对永蹈说,大王很有福像,天庭饱满地阁方圆,颇具帝王将相面貌,王妃及二子也均有大富大贵之相,不同凡人,远胜诸位王爷一筹。”次日,永蹈又令毕庆寿把崔温、马太初、郭谏召来,询问天干地支情况。崔温说,“从天象观测,兵灾,春天定有一属兔的人夺得皇位。”永蹈闻知大喜,因为他正好属兔。其实崔温早知永蹈属兔,为迎合其意而言。郭谏补充说,“昨夜子时我见天空霞光万道,且有一道白光贯穿圆月,预示天下将有一场大乱。大王时来运转,若能抓住时机必成大业。”完颜永蹈越听越入迷。早年曾任京师大兴府尹,掌握京尹军政大权,自章宗又被调至定武军任职,趁着小皇帝羽毛未满,何不抓住天赐良机大干一场。
他一方面暗地指使服侍章宗的内侍郑雨儿窥伺皇上举动,另一方面以崔温为谋主,叫郭谏、马太初四处活动。另派人与其妹夫河南统军仆散揆联系,希望他在关键时刻给予帮助,不料却遭到回绝,但他孤注一掷,决心图谋叛乱。没有不透风的墙。正当完颜永蹈紧锣密鼓四处策划点火时,事情却被家奴董寿发觉。董寿将完颜永蹈谋反行迹告诉宫廷侍从千家奴。一直关注诸伯叔动静的章宗得知这一情况后,当即采取果断措施。
章宗首先将完颜永蹈调到京师,然后令平章政事完颜守贞、参知政事胥持国、户部尚书杨伯通、知大兴府事尼宠古鉴负责审讯此案。由于此案涉及世宗一系章宗与完颜永蹈皇族叔侄骨肉关系,明智的完颜守贞迟迟不敢深入勘察、揭案。章宗十分恼火,把完颜守贞召到便殿详细查问,完颜守贞只能敷衍塞责,推说还在调查。右丞胥持国奏请章宗,“此案贵在神速,以安人心。”章宗趁机下诏以谋反罪处死完颜永蹈和其妻及其两个儿子阿春和阿辛,将其财产分赐给诸公主,杀同党蒲刺睹、崔温、郭谏、马太初等。宫廷侍从千家奴举报有功,赏钱2000贯,特迁五官杂班叙使。
在胥持国极力谏言下,这起血案过后,章宗进一步加强对诸王的限制和防范。在原置王傅、官尉官检查诸王行动基础上,又以诸王府增设司马一人,检验门户出入;重申诸王行猎不得越过所辖地界;寒食节日只给假五日;田猎游宴以及家人出入皆受限制,甚至未经许可诸王不得私自接见任何人。河东提刑官把里海私自拜见完颜永中传至朝廷,章宗令重打100大棍。近侍局副使裴满可孙受完颜永中之托,为其子石古乃求官,虽已调任西京留守,被章宗得知下令免去。种种防范和限制,尤使章宗伯父永中难以接受。
明昌五年(1194年)秋,双方斗争进入了高潮。完颜永中心怀鬼胎,指使其母舅,原尚书右丞相张汝弼妻高陀斡,请人为完颜永中已逝生母辽阳张元妃画肖像置于正屋当门,每日祈祷,保佑永中早日发迹获取皇位,此事被报章宗,高陀斡被处死。接着章宗又相继得知,完颜永中次子神徒门和第四个儿子阿离合懑都有不轨言行,神徒门编造词曲辱骂皇上;阿离合懑却屡犯禁制,而且不服管教,出口不逊,说皇上不是个东西。尤使章宗怒不可遏的是,家奴德哥举报说,“完颜永中曾与侍妾瑞雪尝言我得天下,子为大王,而你就是王妃了。”
为此,章宗又设立一专案班子,派礼部尚书张晡、兵部侍郎乌古论庆裔办理此案。完颜水中面不改色心不跳,傲然挺立说,皇上所推举皆是事实。章宗心想,叔父完颜永蹈已被我杀死,若再杀死伯父今后会留骂名的,一时拿不定主意,何况完颜永中虽有谋反言论,却无具体行动,如何处置方能掩人耳目呢?
章宗遂召宰臣计议说:鄗王永中以语言得罪,朕以为他与完颜永蹈明目张胆的谋反,似乎有些不同吧!语音未落,胥持国奏道:陛下,永中与永蹈罪行虽有差异,但都是谋反叛乱,觊觎皇位,其性质确是一样的。章宗接着问道:卿何以出此言论?左丞相夹谷清臣接话茬说:他们平素皆怀有篡夺皇位的野心,反君作乱,以求一逞,为此决不可宽容。章宗满意的点一点头说:卿言极是。
章宗早就有杀掉完颜永中的念头,而今罪证俱在,只要说句处斩的话就可了事。但为了不留妄杀伯父至亲之罪名,他再次下诏公布完颜永中罪状,令朝廷百官发表意见。因为朝廷官员都明白章宗的意图,便异口同声地说,应按法律论处。章宗假借百官之口,遂于明昌六年(1195年)五月,以与完颜永蹈一样谋反的罪名,诏其伯父完颜永中死刑,其二子神徒门和阿离合懑以同案犯杀头弃市。完颜永中妻虽免死罪,却遭流放监禁,令举家贬至威州吃苦受罚。此后完颜永中一家老小被整整关押了40年之久,直到金朝灭亡前夕,才得以解除禁锢生活。40年间,男不得娶妻,女不得出嫁,独身到白头,悲惨之状难以言表。这些,无疑渊于世宗生前“立嫡不立长”造成的历史悲剧。 承安三年(1198年),御史台劾奏《胥门十哲》右司谏张复亨,右拾遗张嘉贞,同知安丰军节度使事赵枢、张翰、裴元、郭郛皆趋走权门,结党营私,尤以张复亨,右拾遗张嘉贞,同知发丰军节度使事赵枢、张翰、裴元、郭郛皆趋走权门,结党营私,尤以张复亨、张嘉贞卑佞苟进,不称谏职,俱宜黜罢。此奏得到章宗的准允,胥持国以通奏大夫致仕,其余10人皆在京城之外任职。但不久,胥持国又被起用知大名府事,还没到职,又改任枢密副使,同佐枢密使完颜襄治军于北京(今内蒙古宁城西)。
有一次,章宗向御史中丞董师中与平章政事张万公哪个人好,路铎指出,“董师中是靠胥持国得以擢升的。知安丰军节度使赵枢,右司谏张复亨,右拾遗张嘉贞都不称职,可他们都是胥持国门下之人,却卑佞苟进,持国结党营私,此人决不可用,持国奸邪小人,不宜典军马,以臣度之,不惟不充人望,亦必不能服军心。若再起用宰相,心乱纲纪。”章宗哪里听得进去,敷衍地说,“朕不打算复任其宰相了,但念他侍服朕多年,准备给他迁官二级后致仕就是了。”
不久,胥持国以佐枢密使治军北京死于军中,谥通敏。其后,金章宗问平章政事张万公日:持国今己死,其为人竟如何?万公对曰:持国素行不纯谨,如酒货平乐楼一事,可知矣。章宗日:此非好非也,如马琪位参政,私鬻省榅,乃为好利也。胥持国有《挽姚孝锡》诗一首,载入《中州集》。诗曰:
山东夫子老河东,谁与先生嗅味同。
早岁遂辞名宦裹,百年长乐圣贤中。
醉轩风月千秋恨,蜗室樽垒一梦空。
白玉楼城人不见,空余乡泪托东风。
这首诗正是胥持国人生的自我描述。
第一个使用清朝年号的是皇太极
努尔哈赤自称是金国大汗
皇太极(1592~1643)
即清太宗。后金汗,清朝皇帝(1626~1643年在位)。军事家,政治家。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八子。明万历二十年十月廿五(1592年11月28日)生。自少年起常随父兄狩猎和征战,骑射娴熟。四十年,从父出征海西女真乌拉部,克六城。四十三年,授正白旗主旗贝勒。后金天命元年(1616)正月,封和硕贝勒,与兄代善、阿敏、莽古尔泰合称“四大贝勒”,共理军机,统兵出征。三年,随父攻明,献计袭取抚顺(今属辽宁)。次年,在萨尔浒之战中,与诸贝勒率兵大破明军西路杜松部、北路马林部,与代善破东路刘綎部。不久随父攻取明开原、铁岭,灭叶赫部。六年,参加沈辽之战,攻占沈阳后,在浑河南岸以百骑破明援军数千。攻辽阳,率军先入明阵。七年,参加广宁(今北镇)之战,克义州(今义县)。十年,与兄阿巴泰率精骑5000驰援科尔沁,迫使察哈尔蒙古首领林丹汗远遁。十一年,从父参加宁远之战失利,退兵沈阳。是年九月,在努尔哈赤卒后,于沈阳继后金汗位,改次年为天聪元年。定先征服朝鲜(今朝鲜、韩国)和漠南蒙古,以解除攻明后顾之忧的战略方针。对明则采纳汉族降官建议,确立“讲和与自固之策”,重用汉将,削弱明朝实力,志在入关夺取全国政权。天聪元年(1627),命贝勒阿敏、济尔哈朗进兵朝鲜,迫国王李倧遣使请盟。与明辽东巡抚袁崇焕通使议和,待机而动,五月,亲率八旗军5万余发起宁锦之战,兵败还师。次年,以使臣屡为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所杀,率精骑奔袭,获敖木伦(今辽宁大凌河上游)之捷,俘众万余。复率满蒙联军西征察哈尔,追逐至兴安岭。三年,率满蒙联军10万绕道蒙古,自龙井关(今河北遵化东北)、大安口(今遵化西北)逾边墙,突袭明京师(今北京),互有胜负。巧施反间计,致明廷逮杀督师袁崇焕。陷京畿州县多处。东归连下遵化(今属河北)、永平(今卢龙)、滦州(今滦县)、迁安四城,留兵据守。颁发八旗临阵赏罚令。五年,命人铸红衣大炮,名“天佑助威大将军”(为后金造炮之始)。令以归附汉族军民组建一旗汉军,由额驸佟养性总理汉人军民事。遣将率满、蒙、汉军数万攻明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挖壕筑墙,长期围困,在城周围50里内挖壕四道,按八旗左右翼方位扎营盘45处,切断守城明军与外界联系。百余天中,督军交战数十次,各有伤亡,又亲率主力击败明援军4万,迫明总兵祖大寿于粮尽援绝献城投降,旋纵其归锦州。次年,阅汉兵,定仪仗制。率满、蒙军再征察哈尔部,迫林丹汗弃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逃遁青海,基本控制宣(今河北宣化)、大(今山西大同)以北地区。不久,废除与三大贝勒并坐的旧制,自掌正黄、镶黄、正蓝三旗。七年,谕各牛录额真以恤贫训农习射。亲自出迎渡海来降的明将孔有德、耿仲明等,隆礼厚待,授都元帅、总兵官。遣兵取旅顺。次年,率军9万绕道蒙古,从长城北部诸口入关,袭掠宣、大一带,收察哈尔部余众。是冬,遣兵征黑龙江虎尔哈及东海女真瓦尔喀部,巩固和扩大对东北地区的统治。九年,命贝勒多尔衮、岳托等领兵万余赴黄河以西收降林丹汗之子额哲,得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统一漠南蒙古,建立蒙古八旗制。是年十月,废除诸申(女真)旧号,定族名为满洲。十年四月,即皇帝位,建国号大清,改元崇德。遣武英郡王阿济格等率兵由喜峰口入长城,攻掠京畿地区,连破12城,俘人畜18万余。十二月,以朝鲜拒绝臣服,亲领大军攻之,逼李倧乞降称臣、与明断盟,乃还师。崇德二年(1637),令贝子硕托、恭顺王孔有德等率舟师袭取明军所占皮岛(今朝鲜椴岛)。重申不可废骑射之制。七月,编汉军为两旗,以总兵石廷柱、马光远为都统。次年,亲征喀尔喀蒙古,迫查萨克图汗远遁。九月,以多尔衮、岳托分统左右两翼八旗军入长城,由北京至山西界,复至山东,次年三月退兵,转战数千里,克府、州、县城数十座,俘人畜号46万余。是年,分汉军两旗为四旗。五年,改变入关掳掠、消耗明朝实力的方略,采取长围久困和野战打援之策,与明军展开松锦之战。命济尔哈朗与多尔衮轮流担任前方主帅,率兵往义州筑城屯田,逐步进围锦州。六年,闻明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八总兵计13万步骑援锦州,亲统大军,抵达松山戚家堡,命师横截松山至锦州大路,断明军饷道,设伏以待,大败明军。七年二月,破松山,俘降洪承畴。三月,迫明总兵祖大寿献锦州,复降清。塔山、杏山相继而下,历时两年余的松锦之战告捷。六月,将汉军四旗改编为八旗。命阿巴泰为奉命大将军,率军10万余入关攻明,深入山东腹地,克降府、州、县城88座,俘掠人口30余万、牲畜30余万。八年,遣阿尔津等征黑龙江虎尔哈部,叶臣等更戍锦州。八月初九(1643年9月21日)病卒,年52岁。皇太极一生博览群史,允文允武,长于计谋,优礼汉官,建立八旗蒙、汉诸军,运用新兵器,灵活用兵,不断改变战法,所向多捷,为清朝入主中原奠定了基础。(
关于“元朝名将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cshi/202508-1470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元朝名将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元朝名将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哲别、伯颜、阿术、...
文章不错《元朝名将有哪些?》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