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概括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经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概括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经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袁隆平同志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创始人。他于1964年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最先发现了水稻雄性不育株, 指出水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 并提出通过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用杂种优势的设想。1972年他育成中国第一个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1号B”; 1973年育成第一个杂交水稻强优组合“南优二号”; 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一起攻克了制种技术难关, 从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他不仅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开创者, 也是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的总设计师和最主要的学术带头人。1986年他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 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 1987年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课题。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1996年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入生产应用。同样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超级杂交稻研究已实现亩产700公斤和800公斤的第一、第二目标,现正致力于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研究。
杂交水稻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重大贡献。目前,杂交水稻在中国的年种植面积约有2.3亿亩, 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0%,产量占稻谷总产的57%。自1976年以来, 杂交水稻在中国推广累计种植面积超过2亿公顷, 共增产粮食3000亿公斤以上。由于杂交水稻获得巨大成功, 他先后获得迄今唯一的国家特等发明奖、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奖”、2004年度世界粮食奖和以色列沃尔夫农业奖等十多项国际奖, 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著、合著或主编《杂交水稻简明教程》(中英对照)、《杂交水稻育种栽培学》、《Hybrid Rice and World Food Security》等专著5部,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60多篇。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博士研究生4名。主持举办国际杂交水稻培训班9期。曾先后7次到国际水稻所以高级科学家身份从事杂交水稻合作研究,6次受联合国粮农组织聘请以首席顾问身份到印度、缅甸指导发展杂交水稻,始终为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不懈地努力。
杂交水稻简介
两系法是利用水稻光温敏雄性不育系作母本,恢复系作父本,配制杂交组合,以获得杂种优势的方法。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基本上与三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技术相同,但由于两系杂交水稻所用的不育系属光温敏雄性不育系,其育性的稳定性受控于光温条件,在长日照高温下,表现为雄性不育,可以制种;在短日照低温下,不育系的育性发生转化,自交结实,繁殖本身,不能制种。因此,在两系制种时,要根据光温敏核不育系的特点,抓好以下几个技术环节:
(1)确定好不育系育性敏感安全期和抽穗扬花安全期。两系法杂交水稻制种最关键的技术是选择安全抽穗期。父母本抽穗扬花期的安排,不仅要考虑天气的好坏,而且必须使母本处在稳定的不育期内抽穗扬花。为了掌握不育系稳定的不育期,首先必须明确导致该不育系不育的起点温度(如培矮 64s为 23.3℃,香 125s为 23.1℃),然后根据历年气象资料分析,两用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必须日平均温度高于24℃,日最低气温不低于20℃,光照时数必须长于14小时,从而保证其育性安全转换为不育。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光温敏两用核不育系如在6月底至7月上旬抽穗,易受到低温的影响而导致制种失败,如果在8月下旬抽穗,则大多数光温敏核不育系已进入转换期。因此,在稳定的不育期内再选择最佳抽穗扬花期,然后根据安全抽穗期来确定父母本的播种期。培矮64s和香125s在长沙的安全抽穗期如表1。
表1 培层64s和香125s的安全抽穗期
(2)培育壮秧,建立高产群体结构。一是要秧田施足基肥,培育多蘖壮秧。每公顷秧田播父本种子150千克,母本112.5千克,秧田与大田比为1∶5;二是要插足基本苗,母本225万/公顷以上,父本60万/公顷以上。父母本行比为2∶16,尽量增加母本苗数,使有效穗达到300万/公顷;三是要合理施肥。前期重施基肥,一般施尿素150千克/公顷,碳酸铵300千克/公顷,氯化钾75千克/公顷,过磷酸钙375千克/公顷。中期一般在插后1周追施复合肥促分蘖,分蘖期父本再偏施一次肥,后期喷施壮籽肥。
(3)适量、适时喷施九二〇。提高两系杂交水稻制种种子质量的关键是适时适量喷好九二〇,将母本穗层拉高至低于父本10~15厘米,提高异交结实率。当不育系始穗5%左右时,选择晴天上午喷施九二〇,用量视各个不育系对九二〇的敏感程度而定。如培矮64s属钝感型,需300克/公顷左右,甚至750克/公顷;香125s属敏感型,只需150克/公顷,连续2~3次喷完。
(4)去杂去劣,确保种子质量。两系制种除注意生物学混杂、机械混杂外,还需特别注意自身混杂(即同一植株上产生杂交种和不育系种子)。在采用三系制种的防杂保纯措施外,对不育系自身混杂还应采用下列防杂保纯措施:一是若不育系在幼穗分化期由于遇低温所引起育性波动,应采用化学杀雄法控制自交结实;二是要高标准培育“早、匀、齐”的壮秧,做到早分蘖,分蘖齐,抽穗齐,避免抽穗不整齐而造成自身混杂;三是适时收割,避免由不育植株的地上节长出的分孽苗正常结实而造成自身混杂。
请概括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经过
杂交水稻是指选用两个在遗传上有一定差异,同时它们的优良性状又能互补的水稻品种。
进行杂交,生产具有杂种优势的第一代杂交种,用于生产,这就是杂交水稻。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现象,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是现代农业科学的主要成就之一。世界上首次成功的水稻杂交是由美国人Henry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后被授予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
袁隆平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为加强和协调杂交水稻的科学研究,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杂交水稻植物学史介绍:
杂交水稻的基本思想和技术,以及首次成功的实现是由美国人HenryBeachell在1963年于印度尼西亚完成的,HenryBeachell也被学术界某些人称为杂交水稻之父,并由此获得1996年的世界粮食奖。由于HenryBeachell的设想和方案存在着某些缺陷,无法进行大规模的推广。
后来日本人提出了三系选育法来培育杂交水稻,提出可以寻找合适的野生的雄性不育株来作为培育杂交水稻的基础。虽然经过多年努力日本人找到了野生的雄性不育株,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另外日本人还提出了一系列的水稻育种新方法,比如赶粉等,但是最后由于种种原因没法完成杂交水稻的产业化。
袁隆平于1971年2月调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杂交水稻研究工作。1973年,以他为首的科技攻关组完成了三系配套并成功培育杂交水稻,实现了杂交水稻的历史性突破。1984年6月成立了全国性的杂交水稻专门研究机构——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后又成立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均由袁隆平任中心主任。
1986年提出“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发展观点,经6年艰难攻关,与研究人员成功地突破了两系杂交稻关键技术并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增产效果。1997年提出“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的技术路线。
在国际上引起高度重视。在他的率领下,先后于2000年、2004年和2011年实现了超级稻亩产700公斤、800公斤和900公斤的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目标,亩产1000公斤的第四期目标也于2014年10月实现历史性突破,为进一步大面积、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奠定了基础。1995年他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
1964年,袁隆平在我国率先开展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并提出通过培育雄性不育系、雄性不育保持系和雄性不育恢复系的三系法途径来培育杂交水稻,以大幅度提高水稻产量。
但工作刚刚起步,就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他避开干扰,依靠社会主义的大协作精神,带领助手刻苦钻研,克服种种困难,经过10年奋战,终于攻克了三系法杂交水稻研究中的难题。1972年袁隆平与同事们一起率先育成我国第一个实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及其保持系“二九南1号”,并于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选育成第一个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究出一整套生产杂交种子的制种技术,1976年开始,杂交水稻在全国大面积推广,比常规稻平均增产20%左右。由此,袁隆平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将水稻杂种优势应用于生产的科学家。
1980年以来,袁隆平又先后育成“威优64”、“威优49”等几个大面积推广的早熟、多抗新组合。1987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列入国家“863”计划,袁隆平挂帅开展全国性的协作攻关。历经九年的艰苦攻关,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普遍比同熟期的三系杂交稻每亩增产5%—10%。
1998年,袁隆平主持的长江流域两系法杂交早籼稻选育研究获得突破,育成优质、高产、早中熟的两系早籼稻组合,为解决长期以来长江流域早籼稻米质不好、产量不高的难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1998年,超级杂交稻研究被列为国家“863计划”重点项目,袁隆平出任首席责任专家;2000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700公斤的第一期目标;2004年,超级杂交稻实现百亩示范片亩产800公斤的第二期目标;现正朝着百亩示范片亩产900公斤的第三期目标努力,计划到2010年实现。
关于“概括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经过”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jyan/202507-783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概括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经过”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概括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经过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概括袁隆平培育高产杂交水稻的经过》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