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一时三刻的典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时三刻的典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时三刻的典故出自清·李渔的《凰求凤·伙媒》。
一时三刻这个成语,在汉语中经常被用来形容时间短暂,仿佛只是片刻之间。然而,这个成语背后的含义却远不止于此。它不仅表示时间的短暂,还暗示着一种紧迫感、一种刻不容缓的急迫感。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的人们用刻来表示时间,一刻钟就是现在的15分钟。因此,一时三刻就是指一个时辰的短暂时间,大约为现在的45分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时三刻逐渐演变成了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时间非常短暂,仿佛只是片刻之间。
除了表示时间的短暂,一时三刻还可以用来形容事情的紧急和重要。当一个人说这件事我得马上去办,不能拖到一时三刻,他其实是想表达这件事情非常紧急,必须立即行动。这个成语也暗示着一种不能拖延的意思,因为一旦拖延,事情可能会变得更加棘手。
一时三刻的造句:
1、离比赛结束只剩一时三刻了,大家都在紧张地准备最后的冲刺。
2、班长还在为班级的事情操心,一时三刻也闲不下来。
3、小明正在赶制他的报告,一时三刻都在忙碌着。
4、这场暴雨一时三刻下不完,路上都已经淹水了。
5、不要把事情拖到一时三刻,现在就动手去做吧!
6、我知道你有很多事情要处理,但一时三刻是完成不了的。
7、离考试结束只有一时三刻了,你要抓紧时间答题哦!
8、他做事总是拖拖沓沓,一时三刻也完不成任务。
9、这个项目需要大量时间投入,一时三刻是不可能完成的。
10、一时三刻,天色渐暗,大家都在抓紧时间赶工。
11、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一时三刻,要有个长远的计划。
12、这个任务很紧急,你不能再拖到一时三刻了!
13、一时三刻的奋战终于换来了成功,大家都很开心。
14、这场比赛只剩下一时三刻了,你要加油啊!
15、他的一时三刻决定可能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果。
一时三刻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意思是指很短的时间。
据查询百科可知:在古代的时候,每天有十二个时辰,也就是说一时就是现在的两个小时,一刻是指15分钟,那么三刻自然就是45分钟,古人口中的一时三刻是2个小时零45分钟也就是165分钟。
一时三刻意思是指很短的时间。出自清·李渔《凰求凤·夥媒》:“机缘凑,把愁肠暂丢,便难成,也一时三刻展眉头。”古时一天为100刻,一刻为14.4分钟,今为了计算方便记为15分钟。所以一时三刻按字面解释就是2小时45分钟。
十二时辰的由来:
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时代的中国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中国实行了太初历。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灿烂的中华文化瑰宝之一。
古代劳动人民最初描述时间主要参照显而易见的天象、动物生物钟和日常作息,比如鸡鸣、平旦、朝食、日中、人定等,后来逐渐改用授时设备读数来描述,后来也逐渐给这些授时设备读数配上了五行。
比如,给甲乙两字配上木(4:48-9:36)、给丙丁两字配上火(9:36-14:24)、给戊己两字配上给土(14:24-19:12)、给庚辛两字配上金(19:12-24:00)、给壬癸两个字配上水(0:00-4:48)。这些附会并无实际意义。
关于“一时三刻的典故”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jyan/202508-13573.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一时三刻的典故”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一时三刻的典故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一时三刻的典故出自清·...
文章不错《一时三刻的典故》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