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在古代,福建籍进士 状元共有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古代,福建籍进士 状元共有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唐代福建进士科名表
姓 名 籍 贯 及第年份
林藻 莆田 贞元七年(791年)
林简言 福唐 大和四年(830年)
林鶠 晋江 开成三年(838年)
林滋 闽县 会昌三年(843年)
林勖 闽县 大中五年(851年)
林慎思 长乐 咸通十年(869年)
林征 长乐 乾符二年(875年)
林嵩 长溪 乾符二年(875年)
林衮 闽县 大顺元年(890年)
元代福建进士科名表
姓名 籍贯 及第年份
林冈孙 兴化路莆田 延祐五年(1318年)
林兴祖 福州路罗源 至治元年(1321年)
林以顺 兴化路莆田 至治元年(1321年)
林仲节 福州路宁德 泰定元年(1324年)
林隽 福州路福清 至正二年(1342年)
林韶 福州路福清 至正十四年(1354年)
林文寿 福州路闽县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林海 福州路闽县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明代福建乡试解元
年 份 解元姓名 籍贯
洪武四年(1371年) 林谷显 长乐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 林赐 长乐
永乐九年(1411年) 林志 闽县
宣德元年(1426年) 林时望 莆田
宣德七年(1432年) 林同 莆田
正统三年(1438年) 林侨 长乐
成化二十二年(1486年) 林□ 同安
弘治五年(1492年) 林文迪 宁德
弘治十一年(1498年) 林士元 侯官
正德二年(1507年) 林文俊 莆田
嘉靖四年(1525年) 林东海 莆田
隆庆四年(1570年) 林奇石 同安
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 林欲楫
明代福建状元名表
姓 名 籍贯 及 第 年 份
林环 兴化府莆田 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
林震 漳州府长泰 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
明代福建榜眼名表
林志 福州府闽县 永乐十年(1412年)
明代福建探花名表
林文 兴化府莆田 宣德五年(1430年)
林士章 漳州府漳浦 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林釬 漳州府龙溪 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
清代福建乡试解元名表
年 份 解元姓名 籍贯
康熙十一年(1672年) 林鉎 龙溪
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 林昂 侯官
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 林廷选 同安
嘉庆九年(1804年) 林凤翘 长乐
道光元年(1821年) 林文斗 安溪
光五年(1825年) 林扬祖 莆田
道光十四年(1834年) 林廷祺 侯官
光绪十九年(1893年) 林旭 侯官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 林传甲 侯官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林志烜 闽县
乾隆元年(1736年)诏试博学宏词科 福建三鼎甲人名表
科 名 姓 名 籍贯 及 第 年 代
状 元 林鸿年 福州府侯官 宣宗道光十六年(1836年)
榜 眼 林枝春 福州府闽县 高宗乾隆元年(1736年)
==============以上为福建方志委员会撰
宋代福建龙溪进士科名表
姓 名 籍 贯 及第年份
林曼 龙溪 庆元二年壬午
林脩 龙溪 庆元六年丙戌
林磐 漳州 北宋神宗元丰二年
林訏 龙溪 元佑六年辛未
林彦质 北宋徽宗崇宁五年
林观国 龙溪 绍兴十二年壬戌
林翰 龙溪 绍兴十八年戊辰
林麟 龙溪 绍兴二十一年辛未
林德彦 龙溪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
林文蔚 龙溪 绍兴三十年庚辰
林宗臣 龙溪 乾道三年丙戌
林孔昭 龙溪 淳熙五年戊戌
林士蒙 龙溪 淳熙五年戊戌
林士熙(蒙弟) 龙溪 绍熙元年庚戌
林复亨 漳州 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
林士颐 漳州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
林孟肃 龙溪 庆元二年丙辰
林嵘 龙溪 嘉定四年辛未
林幼安(宗臣子)龙溪 嘉定十六年癸未
------------------
林载周 龙溪 皇祐五年癸巳
林元 龙溪 元祐三年戊辰
林几 龙溪 政和二年壬辰
林 马辛 龙溪 绍兴八年戊午
林行中 龙溪 绍兴十二年壬戌
林樟(璋) 龙溪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
林 木圣 龙溪 绍兴二十四年甲戌
林黄中 龙溪 绍兴三十年庚辰
林梦翼 龙溪 隆兴元年癸未
林云 龙溪 淳熙二年乙未
林谕 龙溪 淳熙八年辛丑
林雷 龙溪 淳熙十四年丁未
林师德 龙溪 绍熙元年庚戌
林 木巳 龙溪 开禧元年乙丑
林 林 龙溪 嘉定元年戊辰
土
林蒙亨 龙溪 嘉定七年甲戌
林能千 龙溪 嘉定十年丁丑
林揆 龙溪 嘉定十六年癸未
林庆忌 龙溪 绍定二年巳丑
元代进士表(龙溪)
林弼 至正七年丁亥
明代进士表(龙溪)
林(瑶) 洪武二十七年甲戌
林兆 正统元年丙辰
林雍 景泰五年甲戌
林同 天顺四年庚辰
林魁 弘治十五年壬戌
林应奎 嘉靖五年丙戌
林釬 万历四十四年丙辰
林曾 万历四十七年巳未
林名香 崇祯四年辛未
林梦官 崇祯七年甲戌
林时望 解元 宣德元年丙午
清代进士表(龙溪)
林双鲤 乾隆元年丙辰 --龙溪县志记载
补充:
漳州府进士
林琼宗 南宋度宗咸淳四年
林乾 南宋度宗咸淳四年
林保 明太祖洪武二十七年
林匡 明英宗正统三年
林泰 明代宗景泰元年
林济 明宪宗成化元年
林表 明宪宗成化五年
林魁 明孝宗弘治十五年
林浩 明武宗正德二年
林梅 明世宗嘉靖八年
林功懋 明世宗嘉靖十一年
林圭 明英宗天顺四年
林文焕 明孝宗弘治十二年
林策 明世宗嘉靖十七年
林应奎 明世宗嘉靖二十三年
林一新 明世宗嘉靖二十六年
林敬 明世宗嘉靖三十二年
林绍 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
===============
宋明清福州市郊区籍历代进士表
林执善 城门 城门 宋开禧元年(1205年)
林桶 盖山 吴山 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
林存 琅岐 龙台 宋端平二年(1235年)
林硕 亭江 长安 明 永乐九年(1411年)
林文秩 建新 洪塘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
林文秸 建新 洪塘 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
林元美 城门 林浦 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
林孔兹 盖山 吴山 明景泰二年(1451年)
林璟 盖山 吴山 明景泰二年(1451年)
林玭 建新 洪塘 明天顺八年(1464年)
林瀚 城门 林浦 明成化二年(1466年)
林于 亭江 长安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
林瑭 建新 洪塘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
林庭 城门 林浦 明弘治十二年(1499年)
林文缵 建新 洪塘 明弘治十八年(1505年)
林炫 城门 林浦 明正德九年(1514年)
林坣 建新 洪塘 明嘉靖五年(1526年)
林璧 建新 洪塘 明嘉靖八年(1529年)
林庭机 城门 林浦 明 嘉靖十四年(1535年)
林庭坣 城门 林浦 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
林燫 城门 林浦 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
林烃 城门 林浦 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
林文熊 城门 城门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
林云铭 城门 林浦 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
林闻誉 城门 林浦 清康熙六十年(1721年)
林枝春 城门 林浦 清乾隆二年(1737年)
林瑞春 螺洲 洲尾 清嘉庆六年(1801年)
林铨 城门 林浦 清嘉庆六年(1801年)
林家和 琅岐 吴庄 清嘉庆十年(1805年)
林筠 螺洲 店前 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
林元赓 城门 林浦 清光绪二年(1876年)
林清照 城门 林浦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
林振先 亭江 长安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
历代文状元19名;唐代文进士34名,宋代进士2247名(可能包括特奏名进士),明清进士933名,出现“一榜三鼎甲”、“三科三状元”的科举罕事。一榜三鼎甲:宋宁宗嘉定元年(1208),该科状元郑性之(侯官人),榜眼孙德舆(福清人),探花黄桂(侯官人)全是福州人。三科三状元:自宋乾道二年至八年(公元1166—1172年),福州属县永福(今永泰县)萧国梁、郑侨、黄定三人连续三届夺魁,以“一县七里三状元”打破科举史记录。民族英雄林则徐,侯官人,清嘉庆十六年(1811)进士。
福建莆田:
莆田为“文献名邦”,历代共有2308名,其中宋代1666人(含特奏名进士),明代兴化533名(以县而论全国第一),清代只有50多名(退步较大)。
福建泉州:
自唐贞元八年(792)欧阳詹首登“龙虎榜”,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古代泉州府文进士总人数1773名,其中晋江县(包括泉州市区三区、今晋江、石狮)进士1299名。
韩林元人物介绍
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门分公司是2017-11-24在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市注册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分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海门市包场镇发展大道2057号海门港新区申港产业园一期内南侧。
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门分公司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20684MA1TBXXT2D,企业法人林元,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门分公司的经营范围是:机械设备、金属制品设备研发、生产、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贵州航天南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海门分公司更多信息和资讯。
莆仙戏剧团前十名是哪些剧团
韩林元
韩林元:男,1929年生,海南文昌人。作家,讲师。毕业于河南大学中文系。致力科研,着重研究岭南文学,整理编辑古籍。在文化教育界工作40年,获得广东省政府,高教局教师荣誉证、科研优秀奖,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等。主要生平事迹辑入《广东当代作家传略》、《世界名人录》、《文昌乡情人物录》等书。
中文名:韩林元
出生地:海南文昌
出生日期:1929年
职业:作家,讲师
毕业院校:河南大学
主要成就: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科研优秀
代表作品:《广东当代作家传略》
性别:男
韩林元
韩林元1929年3月生,海南文昌人。字春山。讲师、作家。
1945-1949年在文昌中学读初、高中,
1949年9月参加革命工作;
1952年选送入河南大学中文系深造,获得优等生奖;
1956年毕业分配华南师院当助教;
1957年后,先后在湛江市一中、湛江教师进修学校、海南侨中、海口市一中、海口师范任教,海口市教育局教研室当教研员代主任,参加编写中学语文教材等工作;
1978年2月调进广东民族学院任教古代文学,同年12月晋升讲师,兼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
主要业绩
在文化教育界工作40年,获得广东省政府,高教局教师荣誉证、科研优秀奖,系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创作委员,海南省文史编委会编委等。
他爱好文学,各时期有知篇文章发表于各报刊,后致力于科研,着重研究岭南文学、理事编辑古籍,已出版的有《王桐乡诗三百首》(编注)26万字,
1986年4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三联书店、国际书店发行,《新书报》、《书讯报》分别评论
:认为“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珍贵的明代诗人诗集,也是一部具有艺术价值的编注”,获得国内外读者、专家的重视与好评;《溟南三十家诗选注》39万字,
1989年5月海南人民出版社出版,《海南日报》介绍列为向海南建省献礼书目;《历代名人摘琼诗选注》16万字,
1990年7月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获得本学院科研优秀奖;
《唐胃诗文集注》10万字,1996年9月出版;
《张岳崧诗文集》(合编)58万字,1998年3月海南出版公司出版;
编注《丘浚待六百首》40万字,2003年4月内蒙人民出版社出版;《韩锦云诗文集》12万字,2002年3月香港东西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个人专著
《春山诗文集》12万字,2003年8月香港东西文化事业公司出版;
《邢湄邱诗文集注》8万字,2004年2月出版。
科研论文
在《学术论坛》、《天涯》等报刊发表30余篇,评论过70余位历史人物,其中论文《壮族诗人王桐乡及其作品》辑入《世界文化库》华人卷第一集;《丘浚诗的思想与艺术性》辑入《中国专家论文选集》;《明代名医经济学散文学家丘浚》2002年评选为“国际优秀作品(论文)”,获奖,又收入《中国世纪英才论著精粹》。
早期编写
《语文教学》8辑出版;参加修订《海南音字典》1988年1月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生平事迹辑入《广东当代作家传略》、《中国当代著作家大辞典》、《中华人物辞海》、《世界名人录》、《世界华人文学艺术界名人录》、《海南名人辞典》、《文昌乡情人物录》等书。近年有“人生感悟录”辑入世界知名专家《人生感悟录》,评为“优秀稿件”,“优秀撰稿人”并转载入《艺术人生》、《中华文学作品展》,连诗篇辑入《四缘诗钞》、《诗词艺术中的伟大祖国》、《华夏诗人代表作》、《中华爱国人士名言录》等大型刊物。论文有数篇评为“国际优秀作品”获奖,辑入大部首文集,2005年6月份《明代名臣经济学家文学家丘浚》再次评审,荣获中国作家创作成果金奖。他根据创作成果提名审定为“中华民族理论家”称号等。
排名不分先后:福建省莆仙戏剧院、福建省仙游县鲤声剧团、莆仙戏一团、莆仙戏二团、莆田市硕嘉剧团、莆仙戏芳草剧团、莆仙戏南门大厦剧团、福建艺校莆田市戏曲班、鹭岛流声剧团等。均为知名的莆仙戏剧团。
一、福建省莆仙戏剧院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于2011年上半年成立。
院址设在新建的莆仙大剧院内,拥有专门的演出剧场和排练厅、练功厅、多媒体工作室、大型舞美创作场、大型流动舞台等多种先进的硬件设施。目前在职的50多位演职员都是经过严格的艺术考量,向社会公开招聘而来。
新组建的剧院演员阵容强大且齐整,行当包括了生、旦、净、末、丑的各个门类,诸多演员多次在省级以上各种赛事中屡屡获奖,是莆仙戏多个艺术行当的****。新组建的乐队保留了莆仙戏的传统器乐,操手大都是科班出身,演奏能力上乘,在全市同类文艺团体中独树一帜。
新组建的剧院已倍受莆仙戏老艺人的关注与支持,著名剧作家郑怀兴、周长赋、姚清水和莆仙戏表演艺术家黄宝珍、陈先镐、王国金等都被剧院聘为艺术顾问;著名莆仙戏导演吴镇勋、郑珍炳等亲力亲为为该剧院导演;著名莆仙戏作曲家陈承恩领衔音乐创作指挥。?
目前,剧院保留着众多的优秀传统剧目,主要代表剧有:《妈祖》、《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江上行》、《智取金刀》、《白蛇传》、《公主抗婚》、《天子与娇客》、《晋宫寒月》及优秀传统折子戏《百花亭》、《三鞭回两锏》、《千里送》、《单刀赴会》、《叶李娘》、《戏巫记》、《瓜老种瓜》、《扫纱窗》。
二、福建省仙游县鲤声剧团
福建省仙游县鲤声剧团成立于1952年9月,是古老剧种莆仙戏的主要艺术表演团体之一。建团40多年来,剧团整理、改编、创作了许多优秀剧目,多次参加省、华东区和全国戏剧调演,荣获了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舞美和演员等众多奖项。
剧团曾四度晋京献演,获得巨大成功。1959年,献演了《团圆之后》,郭沫若、茅盾、周扬、梅兰芳等观看了演出,赞扬《团圆之后》是戏曲精品,后由长春**制片厂拍成舞台艺术片,在全国发行上映。1979年,剧团二度晋京,献演了《春草闯堂》,荣获剧本创作一等奖、演出一等奖。
剧团应邀赴台,在台北 、台中、台南交流演出,取得圆满成功之后又四度晋京参加福建古老剧种汇报演出,献演了《乾佑山天书》和《叶李娘》。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鲤声是莆仙戏重要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创立于一九五二年。剧团整理改编和创作的剧目多次参加全国、华东区和省戏曲调演,多次荣获剧本奖、演出奖、导演奖、音乐设计奖、舞美设计奖、演员奖和梅花奖等。
培养造就了陈仁鉴、郑怀兴等全国知名的剧作家和林栋志、朱石凤、林元、傅起云、王国金、许秀莺、王少媛、谢宝燊等一大批优秀表导艺术家、戏曲音乐家、艺术实力雄厚,使鲤声剧团在全国剧坛享有盛誉。鲤声剧团已经五度晋京献演和赴台湾交流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五十多年来,鲤声剧团为莆仙戏这个古老剧种的抢救、保护、继承、创新、发展作出了积极努力,成绩显著。
三、莆仙戏一团
福建省莆田市荔城区莆仙戏剧团(又称莆仙戏一团),前身系莆田县实验剧团,创建于1951年5月。后来剧团解散,留下部分演员并吸收一些社会文艺骨干,组建“莆田县文艺宣传队”。
1972年11月,为恢复地方剧种剧团建制,据省文化厅通知精神,“莆田县文艺宣传队”更名为“莆田县莆仙戏剧团”。2002年4月,随着莆田行政区划调整,又更名为“莆田市荔城区莆仙戏剧团”。
1951年5月,根据政务院戏曲改革工作指示精神,莆田县文教部门召集分散城乡各地,较著名的编剧、 导演、演员和乐师等40多人举办艺人学习班,并以此为基础组织了莆田县典型剧团。1952年10月,剧团排演传统剧目《千里送京娘》;参加福建省第一届地方戏曲观察会演:受到好评。
兴化戏在此次会演后,经省文化局决定,改称莆仙戏。1953年初,剧团改名为“莆田县实验剧团”。
建团以后,在挖掘整理、改编传统剧目中,作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1953年,剧团排演传统剧目《百花亭》、《刘锡.乞火》、《公背婆》,参加晋江专区第一届地方戏剧观摩汇演,获得好评。1954年,排演传统剧目《果老种瓜》《瑞兰走雨》、《三娘推磨》参加晋江专区第二届地方戏剧观摩汇演,再次获得成功。
同年8月,传统剧目《百花亭》参加省第二届地方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演出三等奖和演员奖。尔后,剧团又与仙游鲤声剧团合作,组成莆仙戏代表队赴上海参加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演出《琴桃》获演出奖和演员二等奖;参加展演的《种瓜》也获得好评并获演员奖和乐师奖。
1969年底,剧团全部解散并组织文艺宣传队,演出京剧样板戏和一些歌舞小节目。
1972年11月,更名为“莆田县莆仙戏剧团”。1972年至1976年间,移植演出了《红嫂》、《艳阳天》、《杜鹃山》、《磐石湾》、《戏霞万朵》等莆仙戏剧目。1974年9月,《杜鹃山》参加全省地方戏曲学习,移植“样板戏”调演。1975年12月,排演莆仙小戏《春暖花开》参加全省专业文艺团体创作剧团调演。
粉碎“四人帮”后,戏剧舞台开始复苏,大批禁锢的剧目得以恢复上演。演出了《春草闯堂》、《高文举》、《白蛇传》、《杨门女将》等剧目,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
改革开放以来,剧团也迎来了新的繁荣,演员队伍不断壮大,演出剧目不断翻新,常年累月坚持上山下乡演出,为农村观众每年演出五百多场,在坚持为广大观众演出大量的思想健康、艺术上乘的剧目的同时,也创作了一些优秀的新剧目参加全国、省级戏剧会演,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985年5月,新编历史剧《秋风辞》,参加省第十六届戏剧会演,获得了剧本一等奖、演出奖、导演奖、演出奖及舞美设计奖。尔后,经逐级筛选,《秋风辞》于11月中旬参加全国戏曲观摩大会演出,获大戏剧本一等奖、演出二等奖、导演三等奖、布景设计一等奖、道具专项奖和主演二等奖、配演二等奖、群众角色奖。
《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全国三家报刊杂志发表评论文章,盛赞《秋风辞》是一部高档次的艺术精品,是历史剧创作新一个里程碑。剧团饮誉京华,作品蜚声中外,为福建人民争得荣誉,省政府特令嘉奖。
987年8月,新编古代剧《烛影摇红》,参力口省第十七届戏剧会演,获得音乐设计奖、舞美设计奖和演员奖。1989年10月,创作现代剧《涨潮》,参加省首届艺术书演出,获剧本创作奖、演出奖和演员奖。1990年10月,新编古代剧《风雪潼关》参加省第十八届戏剧会演,获剧本二等奖、演出奖、音乐设计奖和演员奖。
993年l2月,新编古代剧《玉笛梅魂》,参加省第十九届戏剧会演,获得了剧本奖、剧目奖和演员奖。1996年12月,新编古代剧《藩国纪闻》参加省第二十届戏剧会演,获剧本一等奖,剧目奖、舞美设计奖和优秀演员奖等。1999年5月,新编古代剧《江上行》参加省第二十一届戏剧会演,获剧本一等奖、导演奖和演员奖。
2001年10月,《江上行》剧组赴山西太原,参加中国第六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获得了剧本、演出、导演、音乐设计、舞美设计等多项一等奖。
四、莆仙戏二团
莆田市荔城区莆仙戏二团,前身系原莆田县前进剧团,创建于1952年2月。1973年重新组建,命名莆田县莆仙戏二团。2002年7月,原莆田县被撤销,剧团隶属莆田市荔城区管辖。
1981年,该团原创演出的《状元与乞丐》在社会会上获得巨大的轰动效应,受到中央文化部和各级文化部门的高度重视,经修改提高之后,被荣调晋京参加展览演出,誉满京城。剧本入选全国优秀剧本奖,并被全国二百多个剧团纷纷移植演出,使莆仙戏再度引起全国瞩目。。
1985年至2002年参加省十六至二十届戏剧会演中,该团创作剧目《逃难记》、《葫芦湾》、《第二十七名进士》等分别获一、二、三等奖。共获各类奖项30多个。?
目前演员队伍强大,全团56名演职员中、副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9名,其中青年优秀演员肖向阳、刘可腾等, 曾参加全国性和省历届调演中荣获演员奖。面对市场经济改革浪潮,他们自强不息,树立精品意识的同时,抓住戏曲乃通俗文化的特点,扩大上演剧目,送戏下乡,深受广大莆仙观众喜爱。
五、鹭岛流声剧团
六、莆田市硕嘉剧团
其前身为莆田县戏研室剧团、镇勋剧团,该团演员阵容强大,演出水平高超。领衔主演吴丽卿(多次获省优秀表演奖、金牌奖和全国群英奖)。
七、莆仙戏芳草剧团
该剧团创办于1989年10月,团长冯元标既是作曲者又是二胡演奏者,其妻郭志萍既是导演又是本团主要演员。
该团的主要领导和主创人员都是科班出身,他们在继承整理挖掘莆仙戏传统剧目的基础上,每年注意新创或移植三台大戏,从而形成目前保留传统大戏节目近五十个,并且常演不衰。在演出质量上能做到博取众长,虚心请教,每个行当都严格把关,力求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完美统一。
八、莆仙戏南门大厦剧团
该团创建于2000年。团长张金标,1968年出生,城厢南门人,从事五金和鞋业工作是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热衷于莆仙戏剧,经商办企业赚钱之后,首选项投资全莆仙戏剧团,除自己创办的南门剧团之外,还投资了南门一团、大辉煌(南门二团)剧团、侨台(先好)剧团、圣岛剧团、天资剧团等近十个莆仙戏剧团,实行民间职业剧团集团化管理。
讲信誉、保质量是张金标经营、管理剧团坚定理念,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不管台下是否观众多少,他们都是认认真真、一丝不苟地演出,从不马虎应付。所以凡是他们剧团演过的地方,当地群众肯定会有第二次邀请他们再度光临演出。
九、福建艺校莆田市戏曲班
福建艺术学校莆田市戏曲班位于风景秀美的莆田杨梅山南麓,一九七八年经省文化厅批准成立,是孕育莆仙戏优秀后辈人才和社会文化艺术人才的摇篮,也是弘扬莆仙文化艺术的基地。
三十年来,该校由以培养莆仙戏表演专业为主的莆仙戏学员班逐步发展为集莆仙戏表演、声乐、器乐、舞蹈、美术等专业为一体的专业艺术学校,并于2004年首招莆仙戏大专班学员,致力于培养高等艺术专业人才。
该校拥有一支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优秀教师队伍,还聘请总校教师及省、市著名艺术家来校任教。建校迄今,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从该校毕业的学员大都成为各专业文艺团体或其他领域的骨干,有的走上领导岗位或成为社会名流,不少学员多次在省级乃至国家级艺术比赛中获奖,其中有5人次获国家级奖项,30多人次获省级奖项,为学校也为莆仙文艺界赢得了荣誉。
面对21世纪对艺术人才的需求,学校将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把莆田市戏曲班办成一所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的艺术学校而努力。
30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人才,他们走出校门后大多成为专业艺术团体骨干,不少学生还多次在省级、国家级艺术比赛中获奖,为莆仙文艺赢得荣誉。2008年11月14日上午,莆田艺术学校历届的校友及嘉宾300多人从四面八方赶来相聚在艺校,庆祝莆田艺术学校建校30周年。
现任校长为王少媛。
关于“在古代,福建籍进士 状元共有多少”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kpjh/202507-4232.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在古代,福建籍进士 状元共有多少”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在古代,福建籍进士 状元共有多少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在古代,福建籍进士 状元共有多少》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