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李可主要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可主要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李可
李可,女,著名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的作者。在图书市场一片萧条声中,《杜拉拉升职记》却一反常态地火了。《杜拉拉1》面世后,大卖60万册。紧接着《杜拉拉2》又登场了,市场表现依然可圈可点。这本在无数办公室里传递的畅销书,在成为热议话题的同时,也引起读者对“那只下蛋的鸡”的好奇。
中文名:李可
国籍:中国
职业:女作家
代表作品:《杜拉拉升职记》
人物经历
女作家,某名校本科毕业。作品:《杜拉拉升职记》《杜拉拉2华年似水》《杜拉拉3我在这奋斗的一年里》《杜拉拉大结局:与理想有关》,十余年外企生涯,职业经理人。从事过销售和人力资源工作——对于现今以打工谋生的人来说,两种不失为不错的谋生行当;从满足人类成就感的角度看,是两种可能提供极大发挥空间和精神满足的职业。典型的欧美500强企业文化,长期熏陶出的专业与敬业下,仍然是一个生动的热爱生活的人。
人物评价
李可为人低调,接受采访极少,只同意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接受采访,没有当面采访的先例。“李可”其实只是她的笔名。她的真名还是个谜;而在她上班的单位里,很多同事也不知道她就是写《杜拉拉》的李可。
“我分享观点,不分享生活。事实上,这就是我的人生观之一。”《杜拉拉升职记》系列的责编蔡女士在记者采访时,说:“李可不是故作神秘的那种作家,她就是一个不愿意生活被打扰的人。”蔡明菲同时透露,李可拥有一份百万级丰厚年薪,这使得她在面对突然从天而降的巨额版税,也能保持不动声色的低调姿态。李可还在企业中任高管,所以害怕影响工作,蔡女士说:“李可说她退休了也不会做公众人物。”而李可本人则认为“任何时候,平静都好过名气。很多曾经作出惊天动地事业的人事实上都在追求安宁,而不是名气。”同时李可也认为职场之上,姿色OK就行,貌美自然可以加分,但体力更重要。
有趣的是,李可的神秘莫测、低调、保护隐私,却更为白领所欣赏。
笔下人物
杜拉拉语录:“Youdeserveit的两种中文解释——实至名归和罪有应得。”
对于作者李可来说,其义显然应该是前者。“写作的过程,是一个人的灵魂独自穿越漫长黑暗的隧道,有时候我感到不知道那一头是什么,我只能等待。”李可这样回忆她制造“杜拉拉”的经历。
2007年9月推出《杜拉拉升职记》、2009年1月推出《杜拉拉2华年似水》、2010年4月推出《杜拉拉3我在这奋斗的一年里》,李可辛苦码了三十余万字来一点点地讲述杜拉拉的故事:典型的中产阶级代表者杜拉拉,姿色中等,出身平凡,受过良好教育,靠个人奋斗在外企获得成功。
“杜拉拉基本就是那么个人:好处是踏实,自然,有理想,善于总结;缺点是心胸不够,乐观不够。”回过去看自己笔下的杜拉拉,李可如是三言两语便概括掉。
就是这么个执着中时时掺着小纠结的杜拉拉,却在中国写字楼间成功地攻城掠地,征服了一大批平素骄傲的白领男女。
有人分析,正是现今纵横交错的职场竞争、生活压力、人生困惑,加上金融风暴,使《杜拉拉升职记》这种前所未有的职场角色打造与外企白领生存法则解读,非常适时地切合了众白领心灵所需。
“杜拉拉”就像一面镜子,照着她,职场新鲜人看到了自己身上的不足,找到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而那些在职场中跌打滚爬百炼成金的相对成功者,则籍着她的苦乐抚摸自己一路走来的磕磕绊绊。
“提供实际、可运用的常识、知识与经验,供职场中人参考,至少引起其有益的思考,包括职业规划、理财和个人生活经营。”李可说,这是她写作“杜拉拉”的本意所在。
“别不清楚谁是老大”、“‘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设定工作原则要符合‘SMART’原则”、“捍卫个人和职能尊严的经典”、“WHY比WHAT更重要”、“懂事是值钱的”、“当不了‘技术派’,当好‘感觉派’也不错”、“使别人愿意教你,是你自己的责任”书中,杜拉拉在著名美资500强企业DB中演绎着一条条李可式职场真理,还时不时地透露一些小秘诀:“紧挨着核心业务这棵大树来发展,才不会被边缘化并能最快地发展”、“EQ在斗争中成长得最快”、“明智的跳槽是因为有更好的机会,不仅仅是因为目前的机会不够好”当然,还有杜拉拉与王伟的办公室情愫作小佐料,给这理性的职场小说添上了活色生香。
两年前李可也许并未曾料到,正是从她笔下的“杜拉拉”这个小女生开始,白领们的狂热追捧催生了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职场小说门类。“米娅”、“猫猫”、“丁约翰”、“杨小羊”等各色职场人物纷纷出笼,在这一新生派别的畅销书路上飞奔。当然,“杜拉拉”的鼻祖地位至今无人可撼,这不,上月李可又作为职场小说作者代表首度入围中国作家富豪榜,赫然名列第九。
“杜拉拉”三栖
**电视话剧抢着演她
2009年“杜拉拉”相较上年更热了。不仅仅因为1月李可再度推出升级续集《杜拉拉2》,更因为姚晨版的“杜拉拉”话剧、王珞丹版的“杜拉拉”电视剧、徐静蕾版的“杜拉拉”**先后紧锣密鼓地开张。“杜拉拉”在2009年可谓全方位摇曳生姿。而正在热闹投拍中的电视剧与**,时不时地冒点小新闻出来撩拨众期盼者,更是将火辣辣的热度延展至下一年度。
心爱的“杜拉拉”由着不同的编剧导演演员去改去导去演,不知是种什么感觉?李可倒是坦然得很:“我并不觉得五味杂陈。杜拉拉可以有很多种演绎方法,但毕竟这是一本职场小说,我相信各种艺术形式都会演绎出职场的部分共性,可以帮助年轻人更快地达成个人目标,降低其谋生的艰辛度,我想这是社会众多群体关心的事情。”
不过她也说,“杜拉拉”并不好演。“杜拉拉是职场小说,这个人物是以崇尚专业职业的特点表现的。把专业职业演绎得时尚或许容易些,演绎得大众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而如果只是时尚,就像看《花样年华》里的旗袍。但杜拉拉这本书的精神就是实用,仅有观赏价值是不够的。”
尽管如此,李可还是对各版“杜拉拉”充满了期待。
姚晨演的话剧“杜拉拉”今年年初在舞台上刮起第一场风暴,她的喜气版杜拉拉,很有颠覆性再造的感觉。谈起姚晨演的话剧“杜拉拉”,李可有点小遗憾:“因为时间不凑巧,还没去看过。我希望能带着温情观看。”
徐静蕾导演加主演**“杜拉拉”,动静闹得挺大,还请来《欲望都市》造型师加盟,誓要打造成一部“时尚大片”。李可的感觉是:“徐静蕾对市场和她的行业,都有至少引起高度关注和给予重要机会的影响力。她目前的着装和气质我觉得知性而性感。”
那么电视剧版“杜拉拉”王珞丹同学呢?李可的评价是:“她给我的主要印象是年轻、努力,亲和力不错。另外,陈导(台湾著名导演陈铭章)赞过她聪明,陈导是老鸟,我相信他的眼光。我期待王珞丹的杜拉拉。”
感觉得出,李可是个好修养的女人,对于以上的所有都给予了很宽容客气的评价。不过终于,她还是透露了一点点她的小偏向:“如果只凭照片看人,我感觉喜欢李光洁(“杜拉拉”电视剧男主角),他比较北派,阳光,似乎话也不多,符合我心中对王伟的认定。王伟这样的男人是有的。就看我们是否发现了他。人的潜能是伟大的,只要我们适度激发,王伟是存在的。事实上,我非常期待李光洁的王伟。”
畅销佳绩
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李可荣登作家富豪榜第7位,引发广泛关注。
李可,河南省镇平县人,1974年生,河南省玉石雕刻大师。
1993年师从玉雕名师张国正学习绘画和玉石雕刻。1997年于北京洼安玉雕厂学习,2001年成立玉作坊,2008 年创办“和谐玉典”李可玉雕工作室,擅长花鸟、瑞兽题材雕刻。
他以佛,童子为主题,将传统雕刻手法结合现实生活趣味的融入。刀法细腻,刻面讲究神韵,不拘泥于古法,将人物的精神面貌展现出来,达到感人至深的效果。结合游览名窟造像遗迹和生活中趣味点滴融入设计思维。使作品多了份稳健和雄厚之美。
李可的玉雕创作已逾二十载,与逊克玛瑙的相遇令他开辟了新的创作思路。这种神奇的材质拓展了他的创作视野,召唤着他对艺术的热爱,带给他新的创作感悟。玉雕创作的过程是一个逐渐明晰化的过程,李可认为这个过程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构思,这是一种设计思维的表现,即根据材质的天然形貌来进行考量,可以说,一件好的作品在设计思维上就开始显示出动人的特性;另一部分即实施,通过施展工艺来实现构思,这需要长久的实践经验,通过具体的手段来表达。
部分获奖作品:
2015年作品《比翼双飞》获得“天工奖”金奖
2016年作品《辟邪》获得“河南省第四届玉石雕刻”一等奖
2017年作品《吉祥如意》获得“陆子冈杯”金奖
2018年作品《祥瑞》获得第六届“玉华奖”金奖
2019年作品《天禅》获得首届中国“北红杯”玛瑙雕刻大赛金奖
关于“李可主要经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kpjh/202507-5098.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李可主要经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李可主要经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李可李可,女,著名职场小说...
文章不错《李可主要经历》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