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酶和核酸内切酶的区别是什么?

网上有关“核酸酶和核酸内切酶的区别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核酸酶和核酸内切酶的区别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分类不一样:外切酶按作用的特性差异可以将其分为单链的核酸外切酶和双链的核酸外切酶。核酸内切酶分为DNaseⅠ和DNaseⅡ。

2、应用不一样:外切酶可以用来测定基因组DNA中一些特殊的间隔序列和编码序列的位置。核酸内切酶可用于分析病原微生物DNA,通过酶切消化DNA,来了解到病原微生物遗传物质的一定特性,对于动物病毒尤其是对疫苗毒、野毒及变异毒株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3、概念不一样:外切酶是一类能从多核苷酸链的一端开始按序催化水解3、5-磷酸二酯键,降解核苷酸的酶。核酸内切酶是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

扩展资料:

核酶是有催化活性的RNA, 即化学本质是RNA,却具有酶的催化功能。核酶的功能很包括切割RNA、切割DNA,、连接RNA、磷酸酶活性等。

与蛋白质酶相比,核酶的催化效率较低,是一种较为原始的催化酶。核酶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 它的发现打破了酶是蛋白质的传统观念。有一些RNA分子同样具有催化功能。

核酶的具体作用主要有:

1、核苷酸转移作用。

2、水解反应,即磷酸二酯酶作用。

3、磷酸转移反应,类似磷酸转移酶作用。

4、脱磷酸作用,即酸性磷酸酶作用。

5、RNA内切反应,即RNA限制性内切酶作用。

而核酸酶包括核酸外切酶和核酸内切酶、核酸连接酶,不同来源的核酸酶,其专一性、作用方式都有所不同。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RNA,称为核糖核酸酶(RNase)。

有些核酸酶只能作用于DNA,称为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有些核酸酶专一性较低,既能作用于RNA也能作用于DNA,因此统称为核酸酶(nuclease)。

根据核酸酶作用的位置不同,又可将核酸酶分为核酸外切酶(exonuclease)和核酸内切酶(endonuclease)。主要作用于DNA和RNA,起到连接、切割DNA或RNA中碱基序列的作用,其本质一般为蛋白质。

因此,核酶和核酸酶的主要区别就是核酸酶为蛋白质成分,可分解核酸,而核酶成分为RNA,起到微弱的核酸酶活性。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核酸内切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核酸外切酶

核糖核酸酶和核糖核酸外切酶有什么区别

酶的分类

机体细胞中的酶,按其所参加酶促反应的性质,分为六大类。

(1)氧化还原酶类

氧化还原酶类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常见的氧化还原酶有酚酶、脂肪氧合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其中,酚酶可以氧化酚类和醇类化合物,生成醌或酮,脂肪氧合酶可以使不饱和脂肪产生过敏化物的臭味;过氧化物酶则可以催化分解过氧化氢和其他有机过氧化物。

(2)转换酶类

转换酶类主要催化功能基团的转移反应。例如在蛋白质代谢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的转氨酶,就是一种氨基转换酶类。

(3)水解酶类

水解酶类主要催化水解反应。重要的水解酶有淀粉酶、脂酶、蛋白酶和核酸酶等。其中,淀粉酶可以使淀粉水解,变成糊精、麦芽糖和葡萄糖;脂酶可以使脂肪水解,产生甘油二酯、甘油一酯、甘油以及脂肪酸;蛋白酶可以使蛋白质发生水解,主要生成肽类以及氨基酸;核酸酶则可以使核苷酸消化水解为核苷酸、核苷和碱基。

(4)裂合酶类

裂合酶类又称为脱加酶类,它主要催化从底物上移去一个基团而留下双键的反应或其逆反应。重要的裂合酶有醛缩酶、水化酶及脱羧酶等。其中,醛缩酶可以使二磷酸酮糖转变为磷酸酮糖和磷酸醛糖;水化酶可以使延胡素酸加合水,转变成苹果酸;脱羧酶可以使丙酮酸脱羧,形成乙醛。

(5)异构酶类

异构酶类主要催化各种同分异构体的相互转变。例如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可以使葡萄糖-6-磷酸与果糖-6-磷酸发生互变。

(6)合成酶类

合成酶类又称为连接酶类,它主要催化一切必须与三磷酸腺苷分解相偶联,并且由两种物质合成—种物质的反应。例如谷氨酰胺合成酶,在三磷酸腺苷的参与下,可以将游离氨和谷氨酸转变为谷氨酰胺。

酶的合成与分解

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所以其合成的过程与蛋白质的合成类似。在细胞内,酶的合成还与营养素和代谢产物的关系密切。一定的营养素的摄入,可以促进相应酶的合成,而其代谢之后的生成产物则抑制酶的合成。另外,激素通过对代谢过程的效应也对酶的合成具有很大的影响。

只能这样大概地按照分类学上讲一下,真正要具体有多少中酶,那就不是数量上能衡量的了

核酸内切酶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区别

1、分类不同:

(1)外切酶按作用的特性差异可以将其分为单链的核酸外切酶和双链的核酸外切酶。

(2)核酸内切酶可分为DNaseⅠ、DNaseⅡ等分解DNA的酶;RNase、RNaseT1等分解RNA的酶。一般来说,大都不具碱基特异性,但也有诸如脾脏RNase、RNaseT1等或限制性内切酶那种能够识别并切断特定的碱基或碱基序列的酶。

2、应用不同:

(1)外切酶可以用来测定基因组DNA中一些特殊的间隔序列和编码序列的位置。

(2)核酸内切酶可用于分析病原微生物DNA,通过酶切消化DNA,来了解到病原微生物遗传物质的一定特性,对于动物病毒尤其是对疫苗毒、野毒及变异毒株的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3、概念不同:

(1)核酸外切酶是一类能从多核苷酸链的一端开始按序催化水解3、5-磷酸二酯键,降解核苷酸的酶。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单个的核苷酸。

(2)核酸内切酶是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核酸外切酶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核酸内切酶

简单来说,二者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是核酸内切酶的一种。

核酸内切酶: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与核酸外切酶相对应。从对底物的特异性来看,可分为DNaseⅠ、DNaseⅡ等仅分解DNA的酶;脾脏RNase、RNaseT1等仅分解RNA的酶。如链孢霉的核酸酶就是既分解DNA又分解RNA的酶。一般来说,大都不具碱基特异性,但也有诸如脾脏RNase、RNaseT1等或限制性内切酶那种能够识别并切断特定的碱基或碱基序列的酶。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简介:30多年前,当人们在对噬菌体(细菌病毒)的宿主特异性的限制-修饰现象进行研究时,首次发现了限制性内切酶。细菌可以抵御新病毒的入侵,而这种"限制"病毒生存的办法则可归功于细胞内部可摧毁外源DNA的限制性内切酶。首批被发现的限制性内切酶包括来源于大肠杆菌的EcoR I和EcoR II,以及来源于Heamophilus influenzae的Hind II和Hind III。这些酶可在特定位点切开DNA,将基因切割成小的基因片段。当限制性内切酶的应用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流传开来的时候,以NEB为代表的许多公司开始寻找更多的限制性内切酶。除了某些病毒以外,限制性内切酶只在原核生物中被发现。

核酸外切酶: 核酸外切酶是一类能从多核苷酸链的一端开始按序催化水解3、5-磷酸二酯键,降解核苷酸的酶。其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单个的核苷酸(DNA为dNTP,RNA为NTP)。按作用的特性差异可以将其分为单链的核酸外切酶和双链的核酸外切酶。核酸外切酶的作用:从核酸链的一端逐个水解下核苷酸。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作用:识别特定的核苷酸序列,并在DNA分子内部的一定位点切割DNA 。

关于“核酸酶和核酸内切酶的区别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kpjh/202507-5580.html

(17)
wzjinhao的头像wzjinhao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wzjinhao的头像
    wzjinhao 2025年07月22日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 wzjinhao
    wzjinhao 2025年07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核酸酶和核酸内切酶的区别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核酸酶和核酸内切酶的区别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 wzjinhao
    用户072212 2025年07月22日

    文章不错《核酸酶和核酸内切酶的区别是什么?》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