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梅姨”为什么是人贩子的代名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梅姨”为什么是人贩子的代名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梅姨”再度引关注
10月6日,在广州增城警方的协助下和见证下,2005年被拐卖的儿童李成青,在被拐16年之后终于回到了家与亲人团聚。这是继申聪、邓云峰等孩子被找回之后的又一位被拐卖儿童重新回家的好消息。这也是迄今为止的九位被拐儿童中找回的第六位孩子。
由于这是人贩子“梅姨”所拐卖的儿童之一,而“梅姨”经手拐卖儿童的案件,其拐卖儿童数量之多、社会影响之大、社会公愤之激烈,都是前所未有的;同时,这位臭名昭著的人贩子至今还逍遥法外,因此,“梅姨”再度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当然也迫切期望早日揭开“梅姨”的神秘面纱,早日解开公众高度关注的“梅姨”之谜!
二、“梅姨”究竟是什么人简言之,“梅姨”就是目前尚在通缉之中的一个人贩子。“梅姨”并非姓名,而是她的称号或者说代号、绰号,因为尚不知其姓名、身份,所以,至今仍然还是称之为“梅姨”。因为网上一直流传“梅姨”的画像,而且影响很大,加之其“拐卖儿童”的“职业”、“人贩子”的身份,所以一度引发了社会公众的恐慌。因此,在社会公众的眼里,“梅姨”就是人贩子,人贩子就叫“梅姨”,也就把“梅姨”与“人贩子”画上了等号,至此“梅姨”就成为了“人贩子”的代称或者说是代名词了。那么,网上所称的“梅姨案”,也就是指全国通缉的人贩子“梅姨”所关涉的一系列案件。
“梅姨”的确切身份至目前还没有查实。从相关涉案嫌疑人供述的情况看,“梅姨”是一名拐卖儿童的中间介绍人,负责为拐卖儿童的犯罪分子联系“买家”,通过收取介绍费非法获利。“梅姨”这一称呼最早出现在2017年初,当时警方抓获了张维平团伙,据张维平供述,其曾在2003年至2005年间拐卖9名儿童,都是通过一名被称为“梅姨”的女子介绍和联系转卖,并支付对方介绍费。警方曾在2017年6月13日悬赏通报中称,“梅姨”真实姓名不详,2017年时约65岁,身高1.5米,讲粤语,会讲客家话,曾长期在广东增城和韶关新丰地区活动。 至于网上流传的“梅姨”名叫“潘冬梅(音)”的说法,并未得到警方确认。根据张维平提供的线索,警方曾经摸排到一名疑似认识“梅姨”的男子,其自称曾有一个叫潘冬梅(音)的女友,经辨认,该男子与张维平均称不认识,且无法证明潘冬梅(音)与“梅姨”为同一人。三、关于“梅姨”画像在网上流传的“梅姨”画像共有三张。其中两张为黑白,一张为彩色。
? 第一张是2017年的画像。广州增城警方在2017年6月发布的公告中,便附有一张“梅姨”的黑白画像。这是“梅姨”的第一张画像,广州警方也曾发布。
? 第二张是2019年的新画像(包括彩色新画像)。
“梅姨”最新彩色画像出自林宇辉之手。林宇辉曾经是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的高级工程师。因为在央视节目中通过模拟画像“刻骨寻人”,“林警官”一时成为“网红”。
2017年6月,林宇辉根据美国警方提供的三段模糊视频,绘出了章莹颖被害一案的凶手画像。
2017年退休后,林宇辉被天津一家司法鉴定中心聘为高级专家顾问,他给自己定下了“双百计划”——为100个被拐儿童、100位革命烈士免费画像。
2019年3月,他应广东警方邀请,赴广东调查后绘出了犯罪嫌疑人“梅姨”的最新模拟画像。此画像未经官方平台发布。该版本画像是根据此前自己所画‘梅姨’形象的素描,经电脑彩色合成后形成,后来将画像发给了家属,以便更好地识别。
《港囧》里面的梅姨是怎么回事?
全国通缉人贩子绰号。
“梅姨”,真实姓名不详,曾用名潘冬梅,平时以红娘为生,暗地里还倒卖孩子。现约65岁,身高1.5米,讲粤语,会客家话,曾长期在增城、韶关新丰等地区活动,涉嫌多起拐卖案件。警方在发布的征集线索公告中,还贴出了一张“梅姨”的模拟画像。2021年3月26日,“梅姨案”二审开庭,寻子15年的申军良欲索赔480余万元。2016年3月,人贩子张维平落网。据他交代,他通过一个叫“梅姨”的女人销赃,拐卖来的孩子,由“梅姨”负责联系买家,然后抽成。2017年6月,警方的审讯获得突破,一名叫“梅姨”的女子浮出水面。
“梅姨”即张维平向其转卖小孩申聪的下一手买家。“梅姨”平时以做红娘为生,暗地里还倒卖孩子,讲粤语,会客家话曾称自己名叫潘冬梅(不排除用假名)。2019年9月底开始,拐卖儿童案嫌疑人“梅姨”的新画像在网络广泛传播,不少地方传出疑似“梅姨”现身。近期,广东佛山和清远、浙江金华兰溪等地警方均对外辟谣称,暂未发现“梅姨”。2021年3月26日,“梅姨案”二审开庭,寻子15年的申军良欲索赔480余万元。2021年12月,广东省高级法院对张维平等5人拐卖儿童案作出二审判决,维持了一审法院刑事部分的判决:张维平、周容平判决死刑,杨朝平、刘正洪被判处无期徒刑、陈寿碧被判刑十年。判决张维平、周容平等5名原审被告人连带赔偿申军良夫妇物质损失39.5万元。
不得不说,这则辟谣声明来得很及时,但“梅姨”事件造成的影响并未完全消散,网络上“梅姨”在何地落网、人贩子“梅姨”现身?诸如此类的假消息屡见不鲜。此外,一直以来涉及儿童被拐卖的谣言也再次出现在民众视野。比如,“中国一年失踪20万孩子,找回的概率只占0.1%”。
打拐反拐工作除了要有网友捉拿人贩子的“热心”,更需要“细心”与“恒心”。借这次“梅姨”事件,我们来好好了解我国打拐反拐工作的真相,接下来才能全民形成合力,拱卫儿童安全,让“梅姨”们早日落网!
这个所谓的梅姨,其实就是人贩子,做了许多伤天害理的事情,他拐卖儿童,然后从中赚取抽成。至于为何科技发达,还没有抓住她,主要是因为画像是模拟的,至于真人长相如何,相信没有人知道。
所以即便现在科技发达,也依然抓不住这个人贩子,原因便在于长相。倘若这个模拟画像,与现在梅姨的长相不同,那么这就无异于南辕北辙,即便花费再多的力气,也很难将其逮捕。当年的梅姨,主要是以红娘为生,然后暗地里倒卖孩子,做一些不法的勾当。虽然曾经全国通缉,可是她却好似人间蒸发,至于去了哪里,没有人知道。估计梅姨长相如何,也只有她的父母知道,可如今梅姨约六十岁左右,她的父母想必也早已不在人世。
而且还有许多要案办理,不可能每天都盯着梅姨案件。可能她在深山里,在那里有吃有喝,便能逃避追捕。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由此可见,即便科技发达,在深山里,也不可能有太多的发挥余地。除非发达到用照片,就能直接定位到梅姨,否则还是让她逍遥法外。况且她的真实姓名没有人知道,同伙叫她梅姨,她的曾用名叫潘冬梅,至于这个名字是真是假,也是很难分辨的。而且人贩子都相当狡猾,谁又肯用真名,她们用这样的假名,才能混淆视线。
所以科技发达,也不能发展到如此程度,没有抓捕潘冬梅,也在意料之中。除非是自投罗网,否则这个案件,难度系数是相当高的。而且只有一张黑白画像,凭借这个画像,无异于大海捞针,而且这张画像,想必也有许多长相差不多的老太太,所以搜索排查的难度相当之高。说的更加直白一点,大街上有许多这样的老太太,都很难辨认的,尤其是老百姓,有些人不认识潘冬梅,或者认识的人,也没有注意到她。如此一来,就成为高难度案件,倘若有画像,那么相信很快就能水落石出。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米,再手巧的人,也不会做出香喷喷的米饭。抓捕犯人也是这样的道理,没有清晰准确的画像,也是心有力而力不足,所以潘冬梅,也就是所谓的梅姨,至今都没有落网,也可能躲在某个深山里,然后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可能,就是她在深山里,已经被饿死,或者是年老力衰,最终病重而亡。当然这些都是一种猜测,不过也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综合到一起,就是为何如今科技这么发达,都没有抓住梅姨的原因。
关于““梅姨”为什么是人贩子的代名词?”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kpjh/202507-6504.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梅姨”为什么是人贩子的代名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梅姨”为什么是人贩子的代名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
文章不错《“梅姨”为什么是人贩子的代名词?》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