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术的个人简介

网上有关“易术的个人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易术的个人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北京福星传媒总裁、创始人,资深电视节目制作人。旗下拥有《Lady呱呱》、《美丽俏佳人》、《女士优先》等多个电视节目,并曾承制CCTV6**百合奖、Channel[V]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时尚先生》年度盛典等影响力非凡的大型活动。

80后先锋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著有《陶瓷娃娃》、《孔雀》、《字母的童话》、《再见萤火虫》、《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和《蝴蝶飞不过沧海》等九部长篇小说,香港传奇作家李碧华称赞其文字“饱沾爱情之毒”。代表作之一《我丢失了我的小男孩》在香港、台湾、韩国、日本多地出版,并在台湾金石堂排行榜占据榜首长达五周。曾被《亚洲时报》等国际媒体关注,发起“纯真写作运动”,被《中国文化报》介绍称为“最有力量的80后作家”。后在香港《东方日报》等多家报刊开设个人专栏,担任2004年全球华文青春写作大赛评委。2007年由作家出版社代为宣布“无限期停止写作”,再未以作家身份在公众前露面。

2013年复出文坛,由中信出版社推出自传新作《没有梦想,何必远方》,讲述十年青春往事及创业奋斗的经历,引发轰动。2014年再度推出长篇小说《我存在你的所有角落》,宣布正式回归作家身份。

易术文言文阅读答案

《易经》的发展与《梅花易数》

北京红螺文化研究会 2021-12-27 17:19

《易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几乎可以说首屈一指。《易经》的最初缘起该追溯到什么年代,至今众说纷纭很难定论。但曾经有《连山》易,后又有过《归藏》易,大约相应的年代是夏朝(可能更早)、商朝,这似乎可以确定。随后到周朝,就叫《周易》了。我们现在讲《易经》,大多是指《周易》。

关于《易经》,几千年来的著作学说多如牛毛,从各种角度来研究、注释《易经》的都有,真正是“诸子百家”。其中所谓“象数派”与“义理派”的划分与对立是特别值得重视的。象数派着重从卦的象与数解释《易经》,它带有更多的自然科学成份,思考世界万物和卦象之间的形与数的对应关系。而义理派则更多地从政治哲学、政治伦理学、政治策略学等“圣人之治”的“人文”角度,观察卦象与天地社会的联系。

这两派自汉以来彼此对立、彼此融合有多种演变。它们在原则上都承认《易经》最早产生于占筮,但象数派显然更看重占筮的意义,有很多象数派代表人物就是占筮大家。而义理派则比较忽略甚至鄙视占筮,他们更多运用的是《易经》中的“上层建筑”部分,在这部分中,我们看到的是堂皇的“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学说、理论与策略。

这两派学说中都各有它们的真理。

如果撇开象数派与义理派划分的概念,我们还可以将占筮本身当做《易经》中“技术”层面的内容,而将《易经》中各种对天地人事与阴阳八卦的解释与概括当做“理论”层面的东西。

这两个层面的《易经》内容都有值得我们今天研究之处。

关于《易经》的占筮“技术”,自古以来主要有三个体系,或者说三种方法。

第一种是“古筮法”。这主要是依据六十四卦卦象与卦、爻辞来断卦。当然后来又包括运用《彖》、《象》等易传之“辞”。这种占筮法,春秋战国以来古籍留下了一些案例,读起来饶有趣味。这种占筮法依靠对《易经》的熟悉与透彻把握,它与《易经》本来内容的联系最直接。

第二种方法是“纳甲法”,现在民间也多称之为“六爻法”,汉时就有,据说它的成形与西汉京房有很大关系。这种占筮法将天干地支装入六十四卦中,结合年、月、日的天干地支,运用五行生克等一系列法则,进行了一套更为繁复的占筮运算。它有时几乎完全离开《易经》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另成体系。这种占筮法预测事物十分细化,在民间常常成为占筮主流。

第三种是“梅花易法",基本可以确定源于宋朝邵康节的《梅花易数》一书。创始人大概就是邵康节。这种占筮法起卦简便,外应敏感,将六十四卦的上下卦按动爻所处的位置分为“体卦”、“用卦”,然后在时令五行背景下,对体卦、用卦之间的五行生克进行计算,最后得出预测结果。

这三种占筮技术各有长短,在古往今来的占筮历史中,常常有人将它们综合运用。

将第一种“古筮法"与第二种“纳甲法"结合起来的典范是近代易学大家尚秉和先生。他通常是先以“古筮法”做象断、辞断,在不足以解决问题时便加上“纳甲法”来断卦。

另外要提到的是当代易学大家刘大钧先生。他对《易经》理论层面做出的巨大贡献众所周知,对《易经》技术层面的贡献也令人注意。他著有专门讲授纳甲占筮法的书籍,显示出他对此的熟谙,而以他对《易经》经与传的精通,“古筮法" 在他一定是信手拈来的,因此,他将此二法结合起来运用是可想而知的。

而将第一种“古意法”与第三种“梅花易法"结合起来运用的也大有人在。

邵康节本人就是第一例。

他在《梅花易数》一书中讲到了这种结合。

再值得提出的是当代另一位易学大家张延生先生。他无疑对《易经》象数理论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众多著述将《易经》与现代自然科学结合起来,许多见解颇有新意。未来的中国易学史一定会留下他重要的一页。他对占筮技术也有发挥发展。他主要是运用“梅花易法”占筮,同时结合运用卦、爻辞“古筮法”。

三种占筮法中,惟有将第二种“纳甲法”与第三种“梅花易法”结合起来的成功案例少-些。

看到一些名家有过这样的尝试。

现在又有贾双萍。

贾双萍虽然并不年轻,师承张志春先生等名家学习摸索占筮也有多年。但比起上述那些大家来,绝对该算是易学晚辈。然而晚辈勇于探索,也便有了自己的发现。

贾双萍的占筮最主要的是运用“梅花易法”,且用得较活,在此基础上又将“纳甲法”结合起来,便有了可供易学界关注的特色。

“梅花易法”与“纳甲法”最难相互兼容的一点是“比和卦”和“六冲卦”的关系问题。八个八纯卦在“梅花易法”中都是比和卦,卦逢比和大多都以吉断。而这八个八纯卦在“纳甲法”中却是六冲卦,除了突灾新病有时需冲之外,大多情况下都以凶吝断。两种占筮体系只要一遇到八纯卦就矛盾冲突,因此,历来行家多讲究二种方法不同断,同断徒生混乱。而不同断,无论是“纳甲法”,还是“梅花易法”,都能在本体系中自圆其说,断出准确结果。

贾双萍却在实践中做出了将二者结合的尝试。这些尝试的记录有些很有趣,读者一看自明。她的占筮个案或许还不能说服所有易学行家和爱好者,但足以给人提供一种新思路。从原理上讲,“纳甲法”和“梅花易法"该是能统一的。

贾双萍对《易经》占筮技术的又一点值得称道的探索是在“梅花易法”的运用中。“梅花易法” 主要凭体卦、用卦、时令的五行生克关系断吉凶。自邵康节以来,就强调一个原则:体卦旺则吉,愈旺愈吉,反之则凶吝。但是贾双萍根据她的占筮实践,发现情况并非绝对如此:常常体卦过旺就走向反面,本该断吉的事变得凶吝。她从实践出发,大胆提出了“过旺则反而凶吝”的看法。应该说这是相当有新意的。她在这方面的案例是否丰富确凿到足以向世人立论,还可以斟酌。但是,从大千世界的一般规律来讲,她的见解大概是有道理的。

就好像一个小孩,爷爷奶奶对他好,姥爷姥姥对他好,父母更是百般爱护他,阿姨保姆则里外呵护他,方方面面都“生扶”之,他的人气不但“旺”,而且“过旺”,结果一定会特别好吗?很可能溺爱过度反而害了孩子。

这种生活中的道理也是《易经》中的道理。

《易经》经文中充满了“物极必反”的告诚,那么具体到“梅花易法"的占筮技术中,似乎也不该有体卦愈旺愈吉没有边界的道理。

贾双萍的这一点提议值得易学界关注。

柯云路 2008年12月于北京

贾双萍简介

贾大姐名贾双萍1948 年生人,现任中国风水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楼盘与风水杂志副总编。河南安阳周易专修学院研究员。贾大姐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她自幼酷爱玄学,自89年开始学习易经。18 年来她用易经为大家排忧解难,为企业出谋划策,使得很多企业少走弯路,多创效益。她的预测水平得到了大家一致的认可。特别是对六爻与梅花易数的研究与应用,通过自己刻苦钻研与大胆实践,突破了周易预测领城里存在的很多误区,创造了很多令人耳目一新的理论,为周易的研究与应用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令国内外很多易学同行心悦诚服。例如:《六 爻起卦方法的改革》《六爻与梅花易数同断》《阴阳爻发动即主过去又主将来》《六爻直读法》等等。她把周易与现实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悟创了很多新的八卦万物类象与六十四卦万物类象,为易学爱好者闯出了易学与生活相结合的新路。正如易学大师张志春为她的书《六爻梅花易卦例精解》作序中写到“她学古而不拘泥于古,从师而不拘泥于师,在实践中勇于大胆创新,兼收众家之长。她把梅花易数与六爻融汇在一起,在实践中收到了更好的效果。贾双萍女士这部卦例精解的最大特点和优势,就是她在书中毫不保留地把她在梅花易和六交实用中的起卦方法(许多创新的简易方法)、比类取象的判断思路(许多新颖的直读法),以及用大道至简的梅花易一卦多断, 乃至判断一个人的终身命运、风水环境,还有化解的种种思路和方法,都呈现在读者面前。我认为只有这种研究态度,才会使易学的真髓得到继承,并且有望发扬光大。”

她曾经多次出席各种国际易学研讨会并发表多篇论文。她2001年至2006年曾经出席第12、13、 14、15、16、17届“周易与现代化国际讨论会”,并发表《浅论车牌号预示的吉凶信息》《论电话号码预示的吉凶信息》《六爻可以与梅花易数同断》等多篇论文。并在大会现场断卦,现场有人报出车牌号码、电话号码,当时断出车的吉凶信息与电话主人的吉凶信息,包括婚姻、健康、出生环境流年大运等,受到与会者的一致好评。2002年出席在新乐召开的“第二届伏羲周易研讨会”,2005年出席在北京京西宾馆召开的“首届中国环境保护与地产园林风水文化国际论坛”并发表论文《八卦方位断风水》。2006年4月15号在人民大会堂出席了“中国首届现代文明与地产园林风水文化国际论坛大会”,并发表论文《象卦学上论风水》。2006年9月1日出席在延吉召开的“第19届国际易经研讨会”,大会现场讲演论文《八卦万物类象新解》。

2004年作为有成就的易学专家被载入“中国专家人名词典”一书中。她把自己多年积累的断卦经验毫无保留的传授给易学同行,她的一句口头禅是“能让学易之人少走弯路我心足矣”她这样说了也这样做了。在她写的书《六爻梅花易卦例精解》中随处可见。在面授学习班上她更是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多年的宝贵经验传授给大家。课堂上采取现场断卦的教学方式,足见她的易学功底非常扎实。很多学员听完课都感慨的说“听师一堂课胜读十年书”“贾老师真是毫无保留的把东西教给我们了”。

长按关注红螺文化研究会公众号

如果喜欢请点击“在看”,随喜分享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香积厨中好修心

青岛观音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闻思回声 | 《相由心生,境随心转——万法唯心造》读后实修

青岛观音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阿含启示录别让它们困住了你的人生(二)

潮州开元寺

不喜欢

不看的原因

确定

内容质量低不看此公众号

1. 文言文《易术》原文并写出题目的含义

易术

原文

凡幻戏之术,多系伪妄。金陵人有卖药者,车载大士像。问病,将药从大士手中过,有留于手不下者,则许人服之,日获千钱。有少年子从旁观,欲得其术,俟人散后,邀饮酒家。不付酒钱,饮毕竟出,酒家如不见也。如是三。卖药人叩其法,曰:“此小术耳,君许相易,幸甚。”卖药曰:“我无他。大士手是磁石,药有铁屑,则粘矣。”少年曰:“我更无他。不过先以钱付酒家,约客到绝不相问耳。”彼此大笑而罢。(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

注释

1、易术:即今所谓魔术。易,改变;变化。

2、幻戏:魔术。《新唐书·高宗纪》:“丙戌,禁胡人为幻戏者。”明代谢肇淛《五杂俎·人部二》:“幻戏虽小术,亦自可喜。”

3、伪妄:虚假,不真实。

4、大士:佛教对菩萨的通称。

5、俟:等待。

6、竟:径直;直接。

7、如是:像这样。

8、叩:叩问;请问。

9、许相易:答应互相交换(各自的手法)。

10、无他:没有别的(技巧);没有别的(法术)。

译文

凡是做魔术的,多数是虚伪不真实的。金陵(今南京)有个卖药的人,用车载一个菩萨像。有人问病,就将药经过菩萨的手拿来,有药留在菩萨手上不掉下来的,就给人服用,每日可以赚取一千文钱。有一位少年在旁边观看,想得到他的手法,等到人群散了之后,就邀请他到酒家饮酒。不付酒钱,饮完酒直接走出酒家,酒家主人就像没看见一样,(也不跟他索要酒钱)。像这种情形共三次。卖药的人就询问他的办法。那少年就说:“这不过是小技巧罢了。如果您答应互相交换,我将会感到非常幸运。”卖药的人说:“我没有别的(法术),其实菩萨的手是磁石做的,药里有铁屑,就被粘住了。”少年说:“我更没有什么(高明的法术),不过是先把钱付给酒家主人,约请客人去饮酒时店主绝对不过问而已。”(说完)他们相视大笑而结束。

附注:

题目中的“易术”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魔术”。

2. 文言文义鼠的翻译

《义鼠行》出自聊斋异志(卷二●聊目义鼠),作者清-蒲松龄。

译文如下: 杨天一说:看见两只老鼠出来,其中一只被蛇吞吃;其中(另)一只眼睛瞪得象花椒的果实般大,好像十分愤怒,但远远望着不敢上前。蛇吃饱肚子,蜿蜒曲折地进洞;刚刚将蛇身经过了一半,另一只老鼠跑来,用力咬嚼蛇的尾巴。

蛇发了怒,退回身子出了洞。老鼠本来就敏捷,很快就逃离。

蛇追不到而回。等蛇想进洞时,老鼠又来了,如以前那样去咬嚼。

蛇想进洞鼠就来,蛇岀洞就跑开,如此反复好长一段时间。 蛇只好出来,在地上吐岀死鼠。

另一只鼠马上过来嗅嗅死鼠,啾啾地悲鸣着好像在哀悼叹息,用口衔着死鼠而离去了。朋友张历友为这事作了一篇《义鼠行》的文章。

扩展资料 在义鼠行这篇文中,作者表述的老鼠之间以死相助的故事。读后会令人感叹唏嘘。

鼠尚有义,人何以堪。 通读《聊斋》便会理解文中的深意,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

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百度百科-聊斋志异 (蒲松龄著文言短篇小说集) 百度百科-义鼠。

3. 义鼠的文言文阅读答案

欻然遁去④。及入穴。③蜿蜒?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说说;其一瞪目如椒①。

2.(1)被(2)远远望着 (3)等到(4)离开,鼠奔来。

参考答案

1.有两只老鼠,力嚼其尾,即吃饱的意思。

(1)其一为蛇所吞( )

(2)然遥望不敢前( )

(3)及入穴 ( )

(4)衔之而去 ( )

3.翻译下面的语句,在敌方无法调转的时候狠狠地打击它,鼠又来,似甚恨怒,另一只不忍舍弃朋友,欻然文言文《义鼠》阅读训练

杨天一言,蛇出则往。蛇追不及而返,蛇出则往。鼠故便捷,老鼠就跑掉。

(1)方将过半。②果腹,吐死鼠于地上,快速的样子,如是者久,退身出,吐出了它的朋友。鼠来嗅之,一只被蛇所吞;方将过半。(2)蛇进洞的时候,敌退我进”。蛇怒。

达标训练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这篇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条大蛇终于投降,老鼠就来咬它。蛇入则来。

4.此篇的主旨是赞扬老鼠的“义”,鼠奔来。 (选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

①瞪目如椒,使它疲于奔命:眼睛瞪得像花椒的果实般大、袭扰它。蛇果腹②,衔之而去,力嚼其尾,那只远远望着的老鼠就奔跑过来,与这条大蛇周旋。

2.解释加点的词,如是者久:欻,其机智表现在何处呢,在它屡次的骚扰下,攻守了很长时间。友人张历友为作《义鼠行》;遁去。蛇出。

5.它懂得避实击虚,前后不能相顾。⑤啾啾如悼息?

5.文中的这只“义鼠”是机智的:啾啾的叫声好像在悼念哭泣。

(2)蛇入则来,蜿蜒③入穴:见二鼠出,所以以“义鼠”为标题,用力咬蛇的尾巴,其一为蛇所吞。

4.这篇文章为何以“义鼠”为标题,啾啾如悼息⑤。④欻然遁去。这样一次又一次,采取一种游击战术,“敌进我退,跑掉,然遥望不敢前,走了

3.(1)(蛇)刚有一半身子进洞。(开放题,音xū,蛇出来的时候:弯弯曲曲的意思:满腹,嚼如前状

4. 文言文阅读(16分)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

小题1:C小题1:C小题1:B小题1:⑴(4分)(周梅圃)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⑵(3分)官吏中有人用征收粮食坑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 小题1:逊:退避,让步小题1:②说明其刚强耿直, ④是王亶望所设奸计,⑥说明其清廉小题1:“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是感激他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与周梅圃的“廉洁正直”间并无因果关联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关键点是:⑴语意通顺,1分;障:堵住、挡住,1分;潦:积水,1分;德:感激,1分。⑵语意通顺,1分;毒:坑害,1分;恒:平常的、普通的,1分。

断句: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

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

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

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

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寻擢贵州都匀知府。

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

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厘积狱, 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

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 ,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

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

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

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 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云: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

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选自《惜抱轩全集》,有改动) 附:参考译文梅圃,长沙人,姓周,名克开,字乾三,梅圃是他的自号。他凭借举人的身份被派到甘肃,并被任命为陇西知县,(后来)调往宁朔。

他为人明白事理,敢于担当繁重的事务,做事情不辞劳苦。宁朔属于宁夏府,挨着黄河的有三条水渠:叫做汉来渠、唐延渠、大清渠,都是引黄河水入渠,用来灌溉百姓的农田。

唐延渠经过的地方多沙而且容易泛滥,周梅圃整治该水渠使它变得狭长而且深邃,又稍微改变它水流方向,唐延渠的行水得以安全畅通,而且渠道中设有暗洞,用来把过多的水排泄到黄河里,所以旱涝天气都依赖那条水渠。唐延渠的暗洞坏了,宁夏县的官吏想填了暗洞,而把唐渠的水都引入到汉渠,以利于宁夏的百姓,但(这样一来)宁朔就受害了。

周梅圃全力监工修复原来的式样,使两县都得到好处。大清渠,是康熙年才开凿的,长三十多里,时间久了,首尾的石门都毁坏了,百姓不能再享受它的好处,周梅圃修复了它,都用时少但功效长远。

周梅圃在宁夏有很多良好的政绩,而以治水的功绩最大,百姓把他主持建造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不久,周梅圃被提拔为贵州都匀知府。

跟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处理贵州苗族的叛乱案件,对依法断案却处置不当的,他据理力争,毫不让步。被调往贵阳,也因为刚强耿直,触犯巡抚宫兆麟,因公事牵累被解除职务。

受到引见,又被任命为山西蒲州知府,被调往太原。清理积聚的案件,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周梅圃经多次提拔,官至江西吉南道,因为犯了过错被降了官职,后又被提拔为浙江粮储道。在这个时候,王亶望担任浙江巡抚。

官吏中有人以征收粮食加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周梅圃早就听闻(这种事),对此深恶痛绝。

周梅圃来到浙江,自己发誓不取丝毫好处,并向巡抚请求铲除积弊,与他约定要同心同德。巡抚表面说“好”,而实际上十分讨厌周梅圃,只是没有办法使他离开。

相反上奏朝廷赞誉周梅圃有突出的才能,管理粮食储备是平常的政事,容易处理,而当时海塘正处在危急中,请求将周梅圃调去治理海塘。于是(周梅圃)被调任杭嘉湖海防道。

周梅圃改建海岸石塘,石塘得到大的整治,而周梅圃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王亶望在官场中也最终因为贪婪而自毁。世人说(认为)王亶望如果能接受周梅圃的意见,哪里只是对国家有利,也有利于他自己的身家安全啊。

周梅圃死后,家中十分贫困,天下人称赞清廉的官吏,都会提到周梅圃。我认为:周梅圃,是乾隆年间一位守法循理的官吏。

为守法循理的官吏。

5. 弈喻文言文的阅读答案

予观弈于友人所(1),一客数败(2),嗤其失算(3),辄欲易置之(4),以为不逮己也(5)。顷之(6),客请与予对局(7),予颇易之(8)。甫下数子(9),客已得先手(10)。局将半,予思益苦(11),而客之智尚有馀。竟局数之(12),客胜予十三子,予赧甚(13),不能出一言。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今之学者(14),读古人书,多訾古人之失(15);与今人居(16),亦乐称人失。人固不能无失(17),然试易地以处(18),平心而度之(19),吾果无一失乎(20)?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见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见吾之大失。吾求吾失且不暇(21),何暇论人哉!弈之优劣有定也(22),一着之失(23),人皆见之,虽护前者不能讳也(24)。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25),世无孔子(26),谁能定是非之真(27)?然则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28),吾之无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无有已时(29),曾观弈者之不若已(30)。[2]注释译文我在朋友家里看一棋。一位客人屡次输掉,我讥笑他计算失误,总是想替他改放棋子,认为他赶不上自己。过一会儿,客人请求和我下棋,我颇为轻视他。刚刚下了几个棋子,客人已经取得主动的形势。棋局快到中盘的时候,我思考得更加艰苦,而客人却轻松余。终局计算双方棋子,客人赢我十三子。我很渐愧,不能说出一句话。以后有人邀请我观看下棋,我整天默默地坐着看而已。 现在求学的人读古人的书,常常非议古人的错误;和现在的人相处,也喜欢说别人的错误。人本来就不可能没有错误,但是试试彼此交换位置来相处,心平气和地估计一下,自己真的没有一点失误吗?自己能够认识别人的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失误,自己能够指出别人的小失误但是不能看到自己的大失误,自己检查自己的失误尚且没有时间,哪里有时间议论别人呢!棋艺的高低,是有标准的,一着的失误,人们都看到见,即使想回护以前的错误也是隐瞒不了的。事理方面的问题,人人都赞成自己认为正确的,人人反对自己认为不正确的现在世间没有孔子那样圣人,谁能断定真正的正确与错误?那么别人的失误未必不是有所得,自己没有失误未必不是大失误,但是人们彼此互相讥笑,没有停止的时候,简直连看棋的人都不如了。

作品注释

(1)弈:下棋。所:处所,住的地方。 (2)数(shuò):屡次。 (3)嗤(chī)其失算:讥笑他谋划不当。 (4)辄欲易置之:就想替换他去下棋,意思是替人下。易,变易取代。 (5)逮(dài):及,赶上。 (6)顷之:过一会儿。 (7)对局:下棋。局,棋盘。下棋一次叫一局。 (8)易之:(轻视它)认为它很容易。 (9)甫:刚刚。 (10)先手:下棋时主动的形势。 (11)益苦:更加艰苦。意思是难于想出招数。 (12)竟局数(shǔ)之:终盘计算棋子(以定胜负情况)。竟,完了。 (13)赧(nǎn)甚:很惭愧。赧,脸红。 (14)学者:求学的人。 (15)訾(zǐ):诋毁。 (16)居:相处。 (17)固:本来。 (18)易地:彼此交换地位。 (19)平心而度(duó):心平气和的、冷静的推测,估计。 (20)果:真。 (21)不暇:没时间,忙不过来。 (22)优劣:(棋艺)高低。定:定准,公认的准则。 (23)一着(zhāo):走一步棋。 (24)护前:回护以前的错误,泛指护短。《三国志·朱桓传》:“桓性护前,耻为人下。” (25)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赞成自以为正确的,反对自以为不正确的。 (26)无孔子:意思是没有大智的圣人。 (27)是非之真:真正的是非。 (28)失:意思是表面看来是错误。得:意思是道理正确。 (29)无有已时:没完没了。 (30)曾(zēng)观弈者之不若已:简直连看棋的人都赶不上了。曾,乃,竟。不若,不如。已,同“矣”。

6.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1)找出常见断句标志“者”“者也”“之”“也”.故选:D.原文为:“易称‘机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先王之所以礼吾三人者,为道之存故也;今而忽之,是忘道也!岂为区区之礼哉?”故选D.(2)C.“儒家思想”错,应为“道家思想”)(3)C.“反复责备”不合文意,“数”是“一一列举罪状”的意思)(4)①使:派遣;与:帮助;吾与:宾语前置句.②以:介词,把;妻:第一个为名词,妻子;第二个为动词,嫁.答案(1)D(2)C(3)C(4)①休侯刘富派人去劝谏,刘戊说:“叔父不帮助我,我起兵以后,就先杀了叔父.②刘德的妻子死后,大将军霍光想要把女儿嫁给刘德,刘德不敢迎娶,害怕自己盛极而衰,圆满而亏.。

关于“易术的个人简介”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kpjh/202507-7788.html

(15)
wzjinhao的头像wzjinhao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wzjinhao的头像
    wzjinhao 2025年07月26日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 wzjinhao
    wzjinhao 2025年07月2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易术的个人简介”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易术的个人简介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北京福星传媒总裁、创始...

  • wzjinhao
    用户072609 2025年07月26日

    文章不错《易术的个人简介》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