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新石器时代是怎样导致磨制石器的诞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石器时代是怎样导致磨制石器的诞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石器时代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区别是:旧石器时代的石器是敲制的,新石器时代的石器是磨制的。从敲制到磨制是生产方式上的进步。新时期时代的名称是英国考古学家卢伯克于1865年首先提出的,年代大约从1.8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一般认为新石器时代有3个基本特征:1、开始制造和使用磨制石器;2、发明了陶器;3、出现了农业和养畜业。需要指出的是,并不是3个特征齐备才能称新石器时代。世界各地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时间和特征如下:
1西亚、北非和欧洲。西亚的新石器时代发展较早,这里是农业起源最早的地区,以后又最早出现金属器,最早进入文明时代,在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西亚最早进入新石器时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安那托利亚(今土耳其)和扎格罗斯山山前地区,即所谓农业起源的新月形地带。这一地区成为最早出现农业和畜牧业的地区。大约在公元前9000~前8000年,便进入原始新石器时期,有了农业和畜牧业的萌芽。大约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西亚各地先后进入有陶新石器或发达的新石器时期。
西亚的新石器文化在发展中对周围地区产生过明显的影响,一是向北非尼罗河流域传播,一是向欧洲东南部扩展。
2中亚、南亚和东南亚。中亚大约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进入新石器时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该文化分布于土库曼斯坦境内。石器大多继承当地的中石器时代传统而多细石器,同时也新出现磨制石斧和磨谷器。已种植小麦和大麦,饲养山羊。
南亚次大陆较早的新石器文化大约开始于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带。居民种植小麦、大麦,饲养绵羊、山羊和牛。大约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现陶器,并且很快出现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进入铜石并用时代。
在东南亚,印度尼西亚等地有种植薯芋为主的新石器文化,没有发展起真正的农业经济。
3北亚和东北亚日本是世界上陶器出现最早的地区,蒙古和西伯利亚也有个别遗址的陶器年代接近1万年。但这个地区的磨制石器一直不很发达,农业出现的年代也很晚。
经过了石器时代后,人类开始向铜器时代进步。
古人是怎么在玉器上面打孔的?
石器: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石器,是指以岩石为原料制作的工具,它是人类最初的主要生产工具,盛行于人类历史的初期阶段。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又可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也有人将新、旧石器时代之间列出一个过渡的中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早期这时的石器比较简陋,一般将天然砾石加以敲击,然后再稍作加工。形状不规则,一件石器有很多用途。
旧石器时代中期:这时的石器比较复杂,打制技术有很大提高,加工也比较精细。
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的石器已经出现了穿孔和磨光技术
1.石核石器:也称砾石石器。从砾石或石材上打下石片,以剩下的石核作为工具来使用。丁村遗址的三棱大尖状器系从两面或三面交互打击加工,使之成形。习惯上把两面刃的砾石石器称为敲砸器,单面刃的称为砍砸器,在砾石周缘加工,则成为圆形的石球,但以上的用途分工并不明显。
2.石片:指从石块上打下的石片加工而成的石器,如刮削器、尖状器等。刮削器是在石片的一边或多边加工。由于刃部的加工部位以及形式的不同,有短刮削器、长刮削器、圆刮削器、刃刮削器等。尖状器是沿石片相邻的边加工成锐尖,以利于刺割。其他像桂叶顺、矛头和镞等武器的出现时间稍晚,大都是从两面细致加工,也属于这一类器形的范畴。雕刻器系在石片尖端打成垂直的短刃,可用来雕刻骨角器及其艺术品。两端器出自砸击法的石片,两端的打击的痕迹,为北京人文化的典型遗物。此外,在石片两侧打缺口的粗糙石刀,则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收割工具。
据推测,人类形成的过程中,在长期使用天然木棒和石块来获取食物和防卫时,偶尔发现用砾石摔破后产生的锐缘来砍砸和切割东西比较省力,从而受到启示,便开始打击石头,使之破碎,以制造出适用的工具。
二、新石器时代,新石器可一直使用到铜石并用时代及青铜器时代。有些地区直至18~19世纪仍在使用某些磨制石器。
石器制造技术有了很大进步。首先,对石料的选择、切割、磨制、钻孔、雕刻等工序已有一定要求。石料选定后,先打制成石器的雏形,然后把刃部或整个表面放在砺石上加水和沙子磨光。这就成了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石器种类大大增多。
早期遗址中大量出土的农业、手工业和渔猎工具有斧、锛、铲、凿、镞、矛头、磨盘、网坠等,稍后又增加了犁、刀、锄、镰等。
陨石:陨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未燃尽的宇宙流星脱离原有运行轨道或成碎块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质的,铁质的或是石铁混合物质,也称“陨星”。大多数陨石来自小行星带,小部分来自月球和火星。陨石根据其内部的铁镍金属含量高低通常分为三大类:石陨石、铁陨石、石铁陨石。石陨石中的铁镍金属含量小于等于30%;石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含量在30%——65%之间;铁陨石的铁镍金属含量大于等于95%。由于多数陨石落在海洋、荒草、森林和山地等人烟罕至地区,而被人发现并收集到手陨石每年只有几十块,数量极少。它大多由天而落,形状不一。2016年1月,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澳大利亚南部的艾尔湖(Eyre)区域发现一块有45亿年历史的陨石。它来自火星轨道之外,于2015年11月27日进入地球大气层。
在玉器上面打孔方式:
1、单面钻孔,又被称之为“马蹄孔”,从一侧打孔开始,孔径越钻越小,孔样整体呈现出一端自大,一端窄的外观特征。
2、双面钻孔,从一侧开始打孔,打到中间位置后,再从对应位置的另一侧进行打孔,完成打孔后的孔洞呈阶梯状,整体孔呈现出的是两端大,中百间窄的形式。
3、管钻孔,从上到下均匀的钻孔,孔是呈度螺旋纹状,新石器晚期时,玉器加工的工艺提高了很多,从素面发展到有简单压线浮雕工艺。
出现了典型的兽面知图案,兽面图案工艺也是以简单的浮雕方法为主,颜色与鼻有凸起,这种技法是减地浮雕技法,这种技法是从阴线压线工艺发道展起来的。
扩展资料:
古玉鉴赏要点:
中国人历来对美玉宠爱有加,仅从形式上看,大凡王字偏旁的字都是各种美玉,估计这类字少说数十,多则上百,可见人们对美玉是多么的钟爱。
至于诗歌中讴歌美玉的那就数不胜数了,有“书中自有颜如玉”,比拟美丽的;也有“钟鼓馔玉不足贵”,显示富贵的,当然还有“守身如玉”,寓意贞洁的,不一而足。
美玉可以把玩欣赏,收藏美玉也是国人最乐意的,家有美玉极其普遍。有朋友以脖子说事,八九十年代流行挂金项链,二十一世纪流行挂玉器。
有些爱玉者,不仅脖子上挂着玉牌,手腕上套着玉珠,连皮带上也叮叮当当系着玉器挂件。
古玉断代吃不准,这种专业知识只可能极少数人掌握,俗称掌眼的,也就是博物馆几个玉器专家能够把握。常人连真品都未把玩,不可能辨别真伪。因此,在收藏界就有买古玉不如买新玉一说。
吃不准新老美玉,干脆就买新的,再说新的总比旧的便宜,这是大多数收藏者的玩玉观。
即使新玉,只要工艺精湛,玉料上乘,仍然大有收藏价值,市面上那些高仿的玉器仍然受到收藏家的钟爱。
当然,科技在不断发展,在没有找到自己心仪的玉器时,不如买些上等的和田玉,奇货可居,或待价而沽。
作为不可再生资源的珍贵美玉,有人认为,价格只会涨不会跌得。因此又有了买新还不如买料一说。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古玉
关于“新石器时代是怎样导致磨制石器的诞生?”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kpjh/202508-1008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新石器时代是怎样导致磨制石器的诞生?”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新石器时代是怎样导致磨制石器的诞生?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
文章不错《新石器时代是怎样导致磨制石器的诞生?》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