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传中的吴复古是个什么人

网上有关“苏东坡传中的吴复古是个什么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东坡传中的吴复古是个什么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综观吴复古的一生,最可称道的当推与苏轼的交谊。吴复古的父亲任翰林侍讲时即与苏轼相知。苏轼在《与吴子野书》中就说过这一情况:“少在册府,尝及接见先侍讲之下风。死生契阔,俯仰一世。”此后,苏轼又从李师中的介绍中了解到吴复古的为人而诗书往来,神交多年。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自密州改任徐州,经青州赴济南,与吴复古首次会面。苏轼在惠州时曾在给复古之子吴芘仲的《答吴秀才书》中说过:“子野一见仆,便谕出世法。”“虽未能行,然喜诵其言,盖尝作《问养生》一篇,为子野出也。”可知两人第一次晤谈,尽在于探研养生之道。吴复古的“出世法”,既不同于仙家的求长生不老,也不同于道士的炼丹服药,显见是另一种无为的超脱的精神境界。在那政治斗争日趋激烈的时刻,吴复古的主张自有其独到之处。只是苏轼面对新法弊病,还想有所作为而对其持“保留”态度,但十分赞赏吴复古的养生沦。据说苏轼还为此留下一法帖。此后,苏轼被贬黄州,复古常去信慰问,交流诗文、墓铭、字画,并于元丰六年(1083年),赴黄州探询。惜苏轼“病方甚,不尽款而行”。这是苏吴的第二次会见。

元佑五年(1090年),王滁知潮州,倡修韩祠,请苏轼作庙碑文。苏轼撰后,寄信给王滁,不厌其烦地述说自己设计的碑样,并郑重地交代“若公已替,即告封此简与吴道士勾当也”;“子野诚有过人,公能礼之甚善”。同时,还另修一函,《与子野论韩碑书》。书中有谓“云潮人虽小民亦知礼义,信如子野言也”。可见苏对吴是相当信任的。元佑八年(1093年),苏轼任定州太守。吴复古抵京师再会苏轼。苏在《与参寥书》中曾谈及此事:“吴子野至……某来日出城赴定州。”这是苏吴的第三次会见。第二年苏轼罢定州责知英州军州事。吴复古又赶到真定、扬州间与苏轼作别。苏以《吴子野将出家,赠以扇山枕屏》一诗写赠。这是苏吴的第四次会见。对此,苏轼在给芘仲的信中也曾谈及:“过真、扬间,见子野,无一语及得丧休戚事。”

? 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惠州;四年(1097年),再贬琼州。这期间,苏吴过从更加密切。三年,吴复古往惠州访苏轼,一住逾三月。曾一道“游逍遥堂,日欲没,因并西山叩罗浮道院,至已二鼓矣,遂宿于西堂”。在惠州,复古得苏轼手迹,可考知者有:《远游庵铭》、《书神守气诗》、《书李承晏墨》、《煨芋帖》。苏轼另有诗《除夕,访子野食烧芋,戏作》:“松风溜溜作春寒,,伴吾饥肠响夜阑。牛粪火中烧芋子,山人更吃懒残残。”也作于其时。苏轼贬海南,不少老朋友要前往探访,或被苏制止,或迟于行动,更或卒于旅途,“独吴子野奋然而至者,且可谓勇于义矣”。苏轼《今岁索居儋耳,子野复来,相见作诗赠之》有句:“笑谈惊半夜,风雨暗长檠。鸡唱山椒晓,钟鸣霜外声。”苏吴一会,笑谈达旦,足见其情谊之深。苏轼在海南写赠复古的诗章还有《次韵子由赠吴子野先生二绝句》、《约吴远游与姜君弼吃蕈头》等。此外,苏轼有《点绛唇》词二首。二词手迹原藏复古家中。傅干注《东坡词》残本说:“此二词,洪甫亲见东坡手迹于潮阳吴子野家。”吴氏家藏苏轼墨宝当在不少,也足可见苏吴关系之密切。

?这以后,吴复古出游龙川霍山。至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遇赦北还。吴复古不辞跋涉,以96岁高龄与广州玄妙观道士何崇道等自番禺追至清远峡送别,并于农历十一月十五日同游广陵寺(即飞来寺)。至今飞来寺东坡亭东侧尚存翁方纲集苏体重刻碑记:“东坡居土渡海北还,吴子野,何崇道,款堂通三长老,黄明达,李公弼,林子中,自番禺追饯至清远峡,同游广陵寺。”吴复古终因不胜老迈劳累,又遇天气严寒,遂一病不起,于翌年农历四月十三日病逝于归途。苏轼在真州惊闻噩耗,万分感伤,挥笔写下了《祭子野文》,极尽颂扬哀悼之情。

潘谷的主要功绩

刘墉学古不追求外表的形似而注重用笔之法。起笔喜用藏锋,转折处用偃笔作折锋,字形丰满圆润,内中骨力强劲,犹如棉里裹铁;用墨于润中见枯,拙中见巧;结体疏密有致,点划轻灵多变,气韵苍遒。清人张维屏在《松轩随笔》中指出刘墉的书法特征:“貌丰骨劲,味厚神藏,不受古人牢笼,超然独出”,可谓中的。康有为也高度评价刘墉的书法成就:“力厚思沈,筋摇脉聚。近世行草书作浑厚一路,未有能出石庵之范围者,吾故谓石庵集帖学之成也。”

作为刘墉书法的代表作,这件作品体现了上述多种特征。所书内容取自苏轼二首诗“书李世南所画秋景二首”其一,见《全宋诗》卷十八;“谢宋汉杰惠李承晏墨”,见《全宋诗》卷二十三。

姓李中间加承男孩名怎么取名好

潘谷不但精于制墨,而且善于辨墨,凡墨只要经过他手一摸,便知精粗。宋何蘧的《墨记》中说,有一次黄山谷将自己所藏之墨,请他鉴定,他着墨囊一触,便告诉山谷说:此李承晏之软剂,今不易得。又拿一囊说,此谷二十年前造者,今精力不及,无此墨也。黄山谷取出一看,果然如此。

潘谷在制墨上的贡献是巨大的,然而在封建社会,这位技艺高超的墨工,只能同各行各业的劳动人民一样,被剥削压迫。据《歙县志》载:“宋时徽州每年进贡佳墨千斤。”潘谷之佳墨,则“墨成不敢用,进入蓬莱宫”,被列为贡品送到宫中作为封建统治阶级的欣赏品。而潘谷晚年因饮洒太多,神智不清,竟发狂掉在水里淹死。真可谓:“遥怜醉常待,一笑开天容。”虽然,一代墨仙所创之墨早已不见,但从徽墨之发展亦能看到他的贡献。

李承麟

李承睿

李承森

李承博

李承丽

李承恒

李承钱

李承锐

李承皓

李承涛

李承瑞

李承晏

李承涛

李承鹏

李承超

李承銮

李承雷

李承洋

李承诚

李承睿

李承军

李承莹

李承琦

李承雪

李承刚

李承先

李承汝

李承越

李承乐

李承鹳

李承磊

李承方

李承硕

李承福

李承澜

李承冉

李承玺

李承璐

李承青

李承晗

关于“苏东坡传中的吴复古是个什么人”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kpjh/202508-11817.html

(23)
wzjinhao的头像wzjinhao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wzjinhao的头像
    wzjinhao 2025年08月05日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 wzjinhao
    wzjinhao 2025年08月05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苏东坡传中的吴复古是个什么人”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苏东坡传中的吴复古是个什么人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 wzjinhao
    用户080510 2025年08月05日

    文章不错《苏东坡传中的吴复古是个什么人》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