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白鹭的古诗?

网上有关“关于白鹭的古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白鹭的古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关于白鹭的古诗有:

1,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这首绝句一句一景,但又融而为一,其中起联结作用的正是诗人内心的心绪。表面上是生机盎然的画面,却寄托着诗人对时光流逝,孤独而无聊的失落之意。

2,渔歌子 唐代: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赏析: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读者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此词吟成后,不仅一时唱和者甚众,而且还流播海外,为东邻的汉诗作者开启了填词门径。

3,登金陵凤凰台 唐代: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赏析:李白强调的自然永恒不朽,一方面是宣传他的以自然为中心的“物我为一”的世界观,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揭露历史上的统治神话。

4,积雨辋川庄作 唐代: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赏析: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流露出诗人对淳朴田园生活的深深眷爱,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

5,湖上 宋代: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赏析:开头两句着力写出了西湖上的风光,乱莺红树,白鹭青草,相映成趣,生意盎然。在风和日丽的艳阳天里,人们欣赏湖上风光,心情该是多么舒畅。

扩展资料:

白鹭在古诗中的意境:

白鹭,别名小白鹭、白鹭鸶、白翎鸶。白鹭是长寿、幸福的象征。白鹭在向上奋力振翅,寓意着进取、努力和飞跃。我国古代《毛诗·周颂》中就用"振鹭于飞,于彼西雍。"来形容它的飞翔时的气势不凡。

白鹭无论是飞行,还是漫步,向来是从容不迫,姿态优雅斯文,好像一位披着白纱的斯文少女。白鹭全身羽毛雪白,一群群不停在树枝上,真像是绿树上开满了白色的花朵。

采莲曲

南北朝-萧纲

晚日照空矶,采莲承晚晖。风起湖难渡,莲多采未稀。

棹动芙蓉落,船移白鹭飞。荷丝傍绕腕,菱角远牵衣。

采莲的小船在荷丛中穿过,桨儿不时碰落盛开的莲花,一瓣瓣地飞落湖中,惊起了安详地栖息着的只只白鹭,打破了它们的宁静世界。作者留恋这环境,故借采莲人写同。拟人手法运用十分巧妙,全诗情韵顿生。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作者是一位山水画家,据说他曾将《渔歌子》画成图画。确实,这首词是富于画意的。苍岩,白鹭,鲜艳的桃林,清澈的流水,黄褐色的鳜鱼,青色的斗笠,绿色的蓑衣,色彩多么鲜明,构思也很巧妙,意境优美,使人读作品时,仿佛是在看一幅出色的水乡春汛图。

地牯牛简介

一、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识天气

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回答者:匿名 2-4 10:58

一、看云识天气

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天有城堡云,地上雷雨临。

天上扫帚云,三天雨降淋。

早晨棉絮云,午后必雨淋。

早晨东云长,有雨不过晌。

早晨云挡坝,三天有雨下。

早晨浮云走,午后晒死狗。

早雨一日晴,晚雨到天明。

今晚花花云,明天晒死人。

空中鱼鳞天,不雨也风颠。

天上豆荚云,不久雨将临。

天上铁砧云,很快大雨淋。

老云结了驾,不阴也要下。

云吃雾有雨,雾吃云好天。

云吃火有雨,火吃云晴天。

乌云接日头,半夜雨不愁。

乌云脚底白,定有大雨来。

低云不见走,落雨在不久。

西北恶云长,冰雹在后晌。

暴热黑云起,雹子要落地。

黑云起了烟,雹子在当天。

黑黄云滚翻,冰雹在眼前。

黑黄云滚翻,将要下冰蛋。

满天水上波,有雨跑不脱。

二、看风识天气

久晴西风雨,久雨西风晴。

日落西风住,不住刮倒树。

常刮西北风,近日天气晴。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雨后刮东风,未来雨不停。

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

南风怕日落,北风怕天明。

南风多雾露,北风多寒霜。

夜夜刮大风,雨雪不相逢。

南风若过三,不下就阴天。

风头一个帆,雨后变晴天。

晌午不止风,刮到点上灯。

无风现长浪,不久风必狂。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大风怕日落,久雨起风晴。

东风不过晌,过晌翁翁响。

雨后东风大,来日雨还下。

雹来顺风走,顶风就扭头。

春天刮风多,秋天下雨多。

三、看天象识天气

天空灰布悬,大雨必连绵。

天上拉海纤,下雨不过三。

四周天不亮,必定有风浪。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日落胭脂红,无雨便是风。

日落黄澄澄,明日刮大风。

日出太阳黄,午后风必狂。

星星水汪汪,下雨有希望。

星星眨眨眼,出门要带伞。

日月有风圈,无雨也风颠。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风大夜无露,阴天夜无霜。

大雾不过三,过三阴雨天。

雾露在山腰,有雨今明朝。

久晴大雾阴,久雨大雾晴。

雷声连成片,雨下沟河漫。

先雷后刮风,有雨也不凶。

雷公先唱歌,有雨也不多。

闷雷拉磨声,雹子必定生。

阴雨亮一亮,还要下一丈。

四、看物象识天气

喜鹊搭窝高,当年雨水涝。

久雨闻鸟鸣,不久即转晴。

海雀向上飞,有风不等黑。

鸟往船上落,雨天要经过。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蟋蟀上房叫,庄稼挨水泡。

蚊子咬的怪,天气要变坏。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蜜蜂采花忙,短期有雨降。

腰酸疮疤痒,有雨在半晌。

枣花多主旱,梨花多主涝。

晴天不见山,下雨三五天。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海水起黄沫,大风不久过。

回答者:匿名 2-4 10:58

--------------------------------------------------------------------------------

大雨前兆 蜻蜓燕子低飞,蚂蚁搬家,鱼儿水面来换气儿,大雨马上就来到。

动物对下雨的预报 下雨之前兆有蚊子成群结团,雨蚁成群出现、猫洗脸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雨必下 青蛙鸣叫、燕子低飞等是下雨之前兆

蟑螂乱飞,有阵雨 蟑螂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很强,如果夜间看到蟑螂飞来飞去,说明天气发生变化,将有降雨。

蜘蛛结网,久雨必晴 由于下了很久的雨,蜘蛛无法结网捕食,如果看到蜘蛛爬出来结网,说明天气很快就转为晴天。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穿上棉。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雨打五更,日晒水坑。

南风暖,北风寒,东风潮湿,西风干。

久雨冷风扫,天晴定可靠。

满天乱飞云,雨雪下不停。

天上乌云盖,大雨来得快。

有雨天边亮,无雨顶上光。

喜鹊枝头叫,出门晴天报。

蚊子咬得怪,天气要变坏。

河里浮青苔,毕有大雨来。

蚯蚓路上爬,雨水乱如麻,蝼蛄唱歌,天气晴和

长虫过道,下雨之兆,蛤蟆哇哇叫,大雨就要到。

头发响,风

目录 1 拼音 2 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中医大辞典》·地牯牛 2.1 地牯牛的别名 2.2 来源 2.3 性味 2.4 功能主治 3 蝼蛄科昆虫蝼蛄或大蝼蛄的干燥全体·《中医大辞典》·地牯牛 3.1 地牯牛的别名 3.2 来源及产地 3.3 性味归经 3.4 功能主治 3.5 使用注意 3.6 化学成分 4 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的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 4.1 拼音名 4.2 地牯牛的别名 4.3 来源 4.4 性味 4.5 功能主治 4.6 地牯牛的用法用量 4.7 摘录 5 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中华本草》·地牯牛 5.1 出处 5.2 拼音名 5.3 英文名 5.4 地牯牛的别名 5.5 来源 5.6 原形态 5.7 生境分布 5.8 性状 5.9 性味 5.10 归经 5.11 功能主治 5.12 地牯牛的用法用量 5.13 各家论述 5.14 摘录 6 参考资料 附: 1 用到中药地牯牛的方剂 2 用到中药地牯牛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地牯牛 1 拼音

dì gǔ niú

2 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的幼虫·《中医大辞典》·地牯牛

地牯牛为中药名,出自《四川中药志》[1]。

2.1 地牯牛的别名

蚁狮、沙谷牛、地拱[1]。

2.2 来源

蛟蜻蛉科昆虫蛟蜻蛉Myrmeleon micans Mac Lachlan的幼虫[1]。

2.3 性味

辛、咸,温,有毒[1]。

2.4 功能主治

通窍,散结,截疟[1]。

①治砂淋,炒研末,加白糖开水调服;治疟疾,炒研末,于疟发前半小时,温开水或兑酒服,每次7至10个[1]。

②治瘰疬破烂,配硼砂、冰片捣敷;疔毒,捣敷[1]。

③治竹木刺及铁砂入肉,配南瓜瓤捣敷[1]。

3 蝼蛄科昆虫蝼蛄或大蝼蛄的干燥全体·《中医大辞典》·地牯牛

地牯牛为中药名,出自《贵州民间方药集》,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蝼蛄之别名[1]。

3.1 地牯牛的别名

土狗、地狗、地牯牛、拉拉狗、拉蛄[2]。

3.2 来源及产地

蝼蛄科昆虫蝼蛄Gryllotalpa africana Palisot et Beauvois或大蝼蛄G.unispina Saussure的干燥全体[2]。主产江苏、浙江、山东、河北、安徽、辽宁等地[2]。

3.3 性味归经

咸,寒[2]。入胃、膀胱经[2]。

3.4 功能主治

利水退肿[2]。

1.治水肿,小便不利,石淋。内服:煎汤,3~4.5g;或焙干研末,每次2g,日服三次。[2]

2.治小儿脐风汁出,与甘草研末撒;竹、木刺入肉,与红糖捣敷伤口处[2]。

3.5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2]。

3.6 化学成分

蝼蛄睾丸、血淋巴及尿中含多种游离氨基酸[2]。

4 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的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全国中草药汇编》·地牯牛 4.1 拼音名

Dì Gǔ Niú

4.2 地牯牛的别名

倒推车、倒退牛、地股牛、山老牛、蚁狮、蚁地狱、地拱、沙虱、沙挼子、摇摇锅、砂牛、倒后虫、退退窝窝、啊喽喽

4.3 来源

脉翅目蛟蜻蛉科昆虫中华东蚁蛉Euroleon sinicus (Navas)幼虫蚁狮的活体或干燥全体。春秋二季从砂土中刨出,新瓦焙干或鲜用。

4.4 性味

咸,凉。有毒。

4.5 功能主治

平肝息风,解热镇痉,拔毒消肿。用于高血压病,中风,小儿高热,惊厥,疟疾,泌尿道感染,竹木刺、异物入肉不出,骨折;外用治中耳炎,痈疮,无名肿毒。

4.6 地牯牛的用法用量

1~2分。外用适量,焙干研粉敷患处。

4.7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5 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中华本草》·地牯牛 5.1 出处

1.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2.《本草拾遗》:砂挼子,有毒,杀飞禽走兽,合射罔用之。生砂石中,作旋孔,有虫子如大豆,背有刺。能倒行,一名倒行狗子。性好睡,亦呼为睡虫。

5.2 拼音名

Dì Gǔ Niú

5.3 英文名

antlion

5.4 地牯牛的别名

砂挼子、倒行狗子、睡虫、沙谷牛、沙牛、蚁狮、金沙牛、地拱、沙猫

5.5 来源

药材基源:为蚁蛉科动物黄足蚁蛉的幼虫。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agenomyia micans(Maclchlan)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捕捉,鲜用,或用沸水烫死,晒干或烘干。

5.6 原形态

黄足蚁蛉,体长32mm,翅展73mm。身体瘦长,似晴蜓。头宽于前胸,两复眼褐色,头黑色,口器**,触角棒状黑色,柄节**。前胸**,背面有两条宽的褐色纵带,前胸有**长毛。中后胸黑色,明显大于前胸。足**,并有**长毛翅透明,有淡彩色的反光,翅膜质柔弱。前后翅形状大小和翅脉相似,翅脉**。腹部暗褐色。幼虫形似蜘蛛,体长618mm,土**至污白色,有黑褐色花纹,身上有散生和丛生的黑褐色硬毛,头部有1对钳状的颚,无翅,胸足3对,腹部较大。

5.7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生虫生活于草丛中多于黄昏时飞行,幼虫居于干燥砂地土中营漏斗状穴,潜伏穴底,待小昆虫堕入,即捕食。

资源分布:分布于华南及台湾、四川等地。

5.8 性状

性状鉴别,虫体呈圭**及污褐色,多为半透明的躯壳,内脏部分极少,体上有黑褐色的花纹。

5.9 性味

味辛;咸;性平;有毒

5.10 归经

膀胱经

5.11 功能主治

通淋;截疟;软坚消症;拔毒去腐。主砂淋;疟疾;疟母;腹腔症块;瘰疬结核;阴疽久溃不倒敛

5.12 地牯牛的用法用量

内服:研末,1.55g(或310只)。外用:适量,捣敷或研末撒。

5.13 各家论述

1.《生草药性备要》:治瘰疬,初起消散,破烂拔毒埋口。

2.《本草求原》:通窍利水。治淋,炒研同白糖汤下。

3.《民间常用草药汇编》:退疮管。

4.《陆川本草》:治小儿风痰,痉挛,砂淋,敷疔疮。

5.《四川中药志》:治症块,疟母,大便闭结不通,退竹木刺及铁沙入肉。

5.14 摘录

关于“关于白鹭的古诗?”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kpjh/202508-12358.html

(13)
wzjinhao的头像wzjinhao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wzjinhao的头像
    wzjinhao 2025年08月08日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 wzjinhao
    wzjinhao 2025年08月08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关于白鹭的古诗?”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关于白鹭的古诗?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关于白鹭的古诗有:...

  • wzjinhao
    用户080807 2025年08月08日

    文章不错《关于白鹭的古诗?》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