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屏幕五颜六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屏幕五颜六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帮你找了一篇比较权威的文章:
CRT彩色显示器消磁功能解析
CRT彩色显示器对地磁及周围磁场比较敏感,稍微使用不当都会使屏幕出现色纯不良的现象。因此,厂家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都在其内部设置有自动消磁电路,即每开启一次主电源,自动消磁电路就会工作一次,可消除地磁及周围磁场对显象管荧光屏色纯的影响。那么消磁电路是怎样正常工作的呢?下面简要介绍一下其工作原理及如何正确使用手动消磁功能等。
1.消磁原理分析
通常采用的消磁方法是用逐渐减小的交变磁场来消除金属部件的剩磁。这种交变的逐渐减小的磁场,可以从逐渐变小的交流电流流过一个电感线圈来获得,而自动消磁电路就是在消磁线圈流入交变电流的回路中串联了一个消磁电阻。消磁线圈是由大约400匝左右的高强度漆包铜线绕制而成,装在显像管荧光屏的四周。
消磁电阻是一种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电子元件,其主体材料是钛酸钡,并掺入一些能改变居里点温度的物质和极微量的导电杂质,经研磨、压型、高温烧结而成。
通常在消磁电路中采用的大都是正温度系数消磁电阻,它的导电特性十分特殊。在常温下,它的阻值仅为十几欧姆左右,刚接通电源时,在消磁线圈中有较大的电流通过,同时也会流经消磁电阻,使消磁电阻内部的温度迅速升高,其电阻值也随之增大,使流过消磁线圈中的交变电流在数秒之内可减小接近零,消磁电阻的工作特性曲线呈非线性。
由于这种电路简单,使用元器件少,并且无需调试,生产成本低,因此在CRT彩色显示器制造中应用较为普遍。
2.手动消磁功能
手动消磁功能即为手动控制的消磁电路,它主要由少量半导体电子元器件组成。由于其消磁特性稍逊于消磁电阻,操作不当极易使显像管荧光屏染上磁,致使屏幕色纯变坏,影响显示器正常使用。操作中主要注意以下二点:
①不要随意操作手动消磁功能,即便显像管屏幕上有少许色斑,也要等显示器工作一会儿后再使用手动消磁功能,这样才能达到消磁彻底,不残留剩磁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操作时不要在间歇很短的情况下连续使用手动消磁功能,由于消磁电路工作在交变大电流作用下,这样不仅消磁不彻底,还容易使显像管荧光屏染上剩磁,甚至损坏消磁电路。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如果一次消磁不彻底,可以间隔数分钟后再进行二次操作,即可达到消磁的目的。
②开机后发现显像管荧光屏有少许色班,如果不影响正常使用,也可等待下次开机时由其内部自动消磁电路来完成消磁。同样,对于使用手动消磁不能彻底消除色斑的情况,也可以按上述方法操作即可。但是,显示器开关机的间隔时间必需在20~30分钟,待机内的消磁电阻充分冷却后,再重新开机,方可消除色斑。
3.使用CRT彩色显示器注意事项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地磁及周围磁场对显像管荧光屏的色纯影响极大。因此,在其内部设有自动消磁电路,但在使用中也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在显示器开机状态下,不要随意移动显示器,这样不仅不安全,也会使荧光屏色纯变坏。其次,在显示器的周围不要放置具有铁磁物质的器具,如保健磁疗器、磁化杯、收录机等,否则会使荧光屏染磁而出现色斑,如果出现色斑可按上述介绍的方法解决。最后,如果显示器开机后突然出现大面积色斑,而周围又无铁磁物质的器具,多数是因机内的消磁电阻损坏而引起的,只要按型号正确更换新的消磁电阻,再次开机色斑即可消除。
有免费的资源为什么不利用呢?抱到联想去,让他们给你维修!
修不好可以投诉他!我的就是联想的,我投诉后给我的答复还算满意!
彩色液晶屏的TFT-LCD技术
电视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三大发明之一,从黑白电视到彩色电视,再到现在的智能电视,从我们父母那一代就已经生长在被电视浸润的环境中,可能在几十年前电视就像现在的手机一样,是一种每个家庭不可或缺的媒介,茶余饭后一家人做到电视前看新闻联播或者还珠格格已经成为一种记忆。它极大的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但对于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大家可能就比较陌生了。电视机结构比较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常人对于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都比较陌生。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些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方法,感兴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一、彩色电视机的组成
彩色电视接收机主要由公共通道、解码电路、伴音通道、图像显示系统、遥控电路、电源电路组成,如图所示:
(1)公共通道
电视接收机中的公共通道是指图像和伴音信号共同经过的通道,包括高频调谐器、中频放大器、视频检波器等电路。这部分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对天线接收到的高频电视信号进行选频、高放、变频和中放,按后解调出彩色全电视信号和第二伴音中频信号。
(2)解码电路
彩色电视接收机中的解码电路由亮度通道、色度通道、副载波恢复电路和解码矩阵电路组成。这部分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对彩色全电视信号进行分离、解码、变换、还原出R、G、B三基色信号。
(3)伴音通道
伴音通道的主要任务是对6.5MHz的第二版因中频信号进行放大、解调得到音频信号。然后对音频信号进行功率放大,推动扬声器发出电视伴音。
(4)图像重现系统
图像重现系统包括同步分离电路、行场扫描电路、高压电路、彩色显像管及视放输出等电路。行场扫描电路的任务是给偏转线圈提供偏转电流,在高压等电路的作用下使显像管荧光屏上出现光栅。视放输出电路是对三基色电信号进行足够的放大,推动显像管重现彩色图像。
(5)遥控电路
现在的彩色电视接收机一般都有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遥控电路,通过它来实现对电视接收机的各种操作和控制。
(6)电源电路
电源电路对市电进行整流和稳压,为电视机其他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
二、彩色电视机各部分的作用
公共通道:包括高频调谐器、图像中放电路、同步检波器等电路,作用是对射频电视信号进行选频、放大、变频、检波等处理得到视频全电视信号和伴音第二中频信号。
伴音通道:主要由伴音中放电路、鉴频电路、输出电路、扬声器等组成,作用是将伴音第二中频信号进行放大、鉴频、功率放大后,形成音频信号推动扬声器重现声音信息。
亮度通道:主要由4.43MHz陷波器、亮度信号处理电路等组成,作用是从图像视频信号中分离出亮度信号,然后进行放大、校正、延迟、直流恢复等处理,形成黑白图像的基本信号。
色度解码系统:主要由4.43MHz滤波器、色度信号处理电路、彩色副载波恢复电路、矩阵电路等组成,作用是从图像视频信号中分离出色度信号和色同步信号,经处理后得到(R-Y)、(B-Y)、(G-Y)三个色差信号。
亮度通道、色度通道、副载波恢复电路、解码矩阵电路四大部分又称为解码器。
显像系统:作用是将三个色差信号和亮度信号混合后形成R、G、B三基色信号,送入彩色显像管重现图像信息。
扫描系统:包括同分离电路、场扫描电路、行扫描电路等,作用是通过行、场扫描电路向行、场偏转线圈提供幅度足够、线性良好的锯齿波输出电流,使CRT完成电子扫描形成光栅。
电源系统:功能就是向整机提供符合要求的各种电源,它主要由开关稳压电源、行FBT两部分组成。
控制系统:主要由微电脑控制器(CPU)、遥控电路等组成,作用是以微电脑为核心,实现对整机各部分正常工作的自动控制,并提供显示信号以方便观看者的调控。
三、彩色电视机原理
由于射频信号在空中传输的过程中要混入一些干扰信号并随着传输距离的增大而衰减,电视机从有线或天线(RF-IN)接收到微弱的射频电视信号后,首先要通过调谐器对它进行解调,经过放大、混频和检波,滤掉高频载波分量,得到PAL、NTSC或SECAM制式的复合全电视信号。
从全电视信号中分离伴音信号和视频信号。音频信号经音频电路处理后送扬声器输出。
视频信号经视频放大,并把亮度、色度信号分离开,得到YC分量信号。最后,把YC分量信号转换成YUV、进而转换成RGB分量信号并送显象管显示。
在全电视信号中,由于色度信号占用了2.6MHz的带宽,电视机的电子电路在亮度、色度信号分离处理时有的直接截取亮度低端约3MHz的信号。在这种情况下,虽然电视机的荧光屏可以达到水平约500线的分解率,实际从天线输入的电视信号其水平分解率只有约260线。另外,不同频道的信号强弱不同,最终反映到荧光屏上的图像分解率也不同。
四、彩色电视机维修
电视机的大多数故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开机问题,图像问题,声音问题。电源指示灯状态与开机问题密切相关,若是指示灯为红色,那电视机没问题,可能是没按待机键,若指示灯不亮,就是电源板供电问题,若指示灯为蓝色,就检查U8的供电和晶体以及总线,若有问题就更换晶体检修总线,没问题就检查LVDS连接线,LVDS连接线有问题就重新连接,没问题就检查FLASH,FLASH有问题就升级或更换,没问题就检查LVDS驱动板,LVDS驱动板有问题就更换新的。
图像问题,出现无图像或图像异样现象,首先检查其他通道是否正常,有问题就更换LVDS电路或PDP模块,没问题就是图像的哪路输入有故障,检查输入通道中的元器件,有问题就更换,没问题就可能是电视信号问题了,可以检查高中频电路和U8,或是等信号好了就没问题了。声音问题是指无声音或声音小,可能是喇叭或耳机有问题,耳机有问题则检查LM833,喇叭有问题就换喇叭,如果都没问题就检查R314的30V供电,有问题就参看电源板30V供电回路,没问题就多半是静音电路问题,那么检修静音电路或查看伴音激励信号输出。
一、前言
进入新千年,作为信息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显示器件正在加速推进其平板化的进程。目前,世界已进入“信息革命”时代,显示技术及显示器件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电视、电脑、移动电话、BP机、PDA等可携式设备以及各类仪器仪表上的显示屏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提供着大量的信息。没有显示器,就不会有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显示器集电子、通信和信息处理技术于一体,被认为是电子工业在20世纪微电子、计算机之后的又一重大发展机会。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显示技术也在发生一场革命,特别是自90年代以来,随着技术的突破及市场需求的急剧增长,使得以液晶显示(LCD)为代表的平板显示(FPD)技术迅速崛起。据Stanford公司预测,FPD市场规模正在以年增长率16.2%的速度发展着,到2000年FPD和CRT的产业都达到300亿美元,CRT平均年增长率不足6.3%,远低于FED的平均增长率,且FPD增长率仍在继续提高,CRT在继续下降,替代趋势十分明朗,可以说平板显示将成为21世纪显示技术的主流,其产业和市场在不断扩增之中。
经过二十多年的研究、竞争、发展,平板显示器已进入角色,成为新世纪显示器的主流产品,目前竞争最激烈的平板显示器有四个品种:
1、场致发射平板显示器(FED);
2、等离子体平板显示器(PDP);
3、有机薄膜电致发光器(OLED);
4、薄膜晶体管液晶平板显示器(TFT-LCD) 。
场发射平板显示器原理类似于CRT,CRT只有一支到三支电子枪,最多六支,而场发射显示器是采用电子枪阵列(电子发射微尖阵列,如金刚石膜尖锥),分辨率为VGA(640×480×3)的显示器需要92.16万个性能均匀一致的电子发射微尖,材料工艺都需要突破。目前美国和法国有小批量的小尺寸的显示屏生产,用于国防军工,离工业化、商业化还很远。
等离子体发光显示是通过微小的真空放电腔内的等离子放电激发腔内的发光材料形成的,发光效应低和功耗大是它的缺点(仅1.2lm/W,而灯用发光效率达80lm/W以上,6瓦/每平方英寸显示面积),但在102~152cm对角线的大屏幕显示领域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业内专家分析认为,CRT、LCD和数字微镜(DMD)3种投影显示器可以与PDP竞争,从目前大屏幕电视机市场来看,CRT投影电视价格比PDP便宜,是PDP最有力的竞争对手,但亮度和清晰度不如PDP,LCD和DMD投影的象素和价格目前还缺乏竞争优势。尽管彩色PDP在像质、显示面积和容量等方面有了明显提高,但其发光效率、发光亮度、对比度还达不到直观式彩色电视机的要求,最重要的是其价格还不能被广大家用消费者所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彩色PDP市场拓展。目前主要在公众媒体展示场合应用开始普遍起来。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LED)的显示方案由于GaN蓝色发光二极管的研制成功,从而一举获得了超大屏幕视频显示器市场的绝对控制权,但是这种显示器只适合做户外大型显示,在中小屏幕的视频显示器也没有它的市场。
显示器产业的专家一直期望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材料能提供真正的象纸一样薄的显示器。有机薄膜电致发光真正的又轻又薄,低功耗广视角,高响应速度(亚微妙)的固体平板显示器。大规模工业生产的成本很低,使用寿命目前只有几千小时。OLED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将首先应用作为TFT-LCD的主要竞争对手,但目前还处于研究试制阶段。
液晶平板显示器,特别TFT-LCD,是目前唯一在亮度、对比度、功耗、寿命、体积和重量等综合性能上全面赶上和超过CRT的显示器件,它的性能优良、大规模生产特性好,自动化程度高,原材料成本低廉,发展空间广阔,将迅速成为新世纪的主流产品,是21世纪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二、TFT-LCD
在众多的平板显示器激烈竞争中,何以TFT-LCD能够脱颖而出,成为新一代的主流显示器决不是偶然的,是人类科技发展和思维模式发展的必然。液晶先后避开了困难的发光问题,利用液晶作为光阀的优良特性把发光显示器件分解成两部分,即光源和对光源的控制。作为光源,无论从发光效率、全彩色,还是寿命,都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而且还在不断深化之中。LCD发明以来,
背光源在不断地进步,由单色到彩色,由厚到薄,由侧置荧光灯式到平板荧光灯式。在发光光源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都会为LCD提供新的背光源。随着光源科技的进步,会有更新的更好的光源出现并为LCD所应用。余下的就是对光源的控制,把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技术和工艺移植过来,研制成功了薄膜晶体管(TFT)生产工艺,实现了对液晶光阀的矩阵寻址控制,解决了液晶显示器的光阀和控制器的配合,从而使液晶显示的优势得以实现。
1、TFT工作原理
(1)TFT是如何工作的 TFT就是“Thin Film Transistor”的简称,一般代指薄膜液晶显示器,而实际上指的是薄膜晶体管(矩阵)—— 可以“主动的”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象素进行控制,这也就是所谓的主动矩阵TFT(active matrix TFT)的来历。那么图象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基本原理很简单:显示屏由许多可以发出任意颜色的光线的象素组成,只要控制各个象素显示相应的颜色就能达到目的了。在TFT LCD中一般采用背光技术,为了能精确地控制每一个象素的颜色和亮度就需要在每一个象素之后安装一个类似百叶窗的开关,当“百叶窗”打开时光线可以透过来,而“百叶窗”关上后光线就无法透过来。当然,在技术上实际上实现起来就不像刚才说的那么简单。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就是利用了液晶的特性(当加热时为液态,冷却时就结晶为固态),一般液晶有三种形态:
类似粘土的层列(Smectic)液晶
类似细火柴棒的丝状(Nematic)液晶
类似胆固醇状的(Cholestic)液晶
液晶显示器使用的是丝状,当外界环境变化它的分子结构也会变化,从而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就能够达到让光线通过或者阻挡光线的目的——也就是刚才比方的百叶窗。
大家知道三原色,所以构成显示屏上的每个象素需上面介绍的三个类似的基本组件来构成,分别控制红、绿、蓝三种颜色。
目前使用的最普遍的是扭曲向列TFT液晶显示器(Twisted Nematic TFT LCD),下图就是解释的此类TFT显示器的工作原理。现存的技术差别很大,我们将会在本文的第二部分中详细介绍。
在上、下两层上都有沟槽,其中上层的沟槽是纵向排列,而下层是横向排列的。而下层是横向排列的。当不加电压液晶处于自然状态,从发光图2a扭曲向列TFT显示器工作原理图示意图层发散过来的光线通过夹层之后,会发生90度的扭曲,从而能在下层顺利透过。
当两层之间加上电压之后,就会生成一个电场,这时液晶都会垂直排列,所以光线不会发生扭转——结果就是光线无法通过下层。
(2)TF
T象素架构如图4示,彩色滤光镜依据颜色分为红、绿、蓝三种,依次排列在玻璃基板上组成一组(dot pitch)对应一个象素每一个单色滤光镜称之为子象素(sub-pixel)。也就是说,如果一个TFT显示器最大支持1280×1024分辨率的话,那么至少需要1280×3×1024个子象素和晶体管。对于一个15英寸的TFT显示器(1024×768)那么一个象素大约是0.0188英寸(相当于0.30mm),对于18.1英寸的TFT显示器而言(1280×1024),就是0.011英寸(相当于0.28mm)
大家知道,象素对于显示器是有决定意义的,每个象素越小显示器可能达到的最大分辨率就会越大。不过由于晶体管物理特性的限制,目前TFT每个象素的大小基本就是0.0117英寸(0.297mm),所以对于15英寸的显示器来说,分辨率最大只有1280×1024。
2 、 TFT的技术特点
TFT技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采用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大规模半导体全集成电路制造技术,是液晶(LC)、无机和有机薄膜电致发光(EL和OEL)平板显示器的基础。TFT是在玻璃或塑料基板等非单晶片上(当然也可以在晶片上)通过溅射、化学沉积工艺形成制造电路必需的各种膜,通过对膜的加工制作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LSIC)。采用非单晶基板可以大幅度地降低成本,是传统大规模集成电路向大面积、多功能、低成本方向的延伸。在大面积玻璃或塑料基板上制造控制像元(LC或OLED)开关性能的TFT比在硅片上制造大规模IC的技术难度更大。对生产环境的要求(净化度为100级),对原材料纯度的要求(电子特气的纯度为99.999985%),对生产设备和生产技术的要求都超过半导体大规模集成,是现代大生产的顶尖技术。其主要特点有:
(1)大面积:九十年代初第一代大面积玻璃基板(300mm×400mm)TFT-LCD生产线投产,到2000年上半年玻璃基板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680mm×880mm),最近950mm×1200mm的玻璃基板也将投入运行。原则上讲没有面积的限制。
(2)高集成度:用于液晶投影的1.3英寸TFT芯片的分辨率为XGA含有百万个象素。分辨率为SXGA(1280×1024)的16.1英寸的TFT阵列非晶体硅的膜厚只有50nm,以及TAB ON GLASS和SYSTEM ON GLASS技术,其IC的集成度,对设备和供应技术的要求,技术难度都超过传统的LSI。
(3)功能强大:TFT最早作为矩阵选址电路改善了液晶的光阀特性。对于高分辨率显示器,通过0-6V范围的电压调节(其典型值0.2到4V),实现了对象元的精确控制,从而使LCD实现高质量的高分辨率显示成为可能。TFT-LCD是人类历史上第一种在显示质量上超过CRT的平板显示器。现在人们开始把驱动IC集成到玻璃基板上,整个TFT的功能将更强大,这是传统的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所无法比拟的。
(4)低成本:玻璃基板和塑料基板从根本上解决了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的成本问题,为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的应用开拓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5)工艺灵活:除了采用溅射、CVD(化学气相沉积)MCVD(分子化学气相沉积)等传统工艺成膜以外,激光退火技术也开始应用,既可以制作非晶膜、多晶膜,也可以制造单晶膜。不仅可以制作硅膜,也可以制作其他的Ⅱ-Ⅵ族和Ⅲ-Ⅴ族半导体薄膜。
(6)应用领域广泛,以TFT技术为基础的液晶平板显示器是信息社会的支柱产业,也技术可应用到正在迅速成长中的薄膜晶体管有机电致发光(TFT-OLED)平板显示器也在迅速的成长中。
3、 TFT-LCD的主要特点:
随着九十年代初TFT技术的成熟,彩色液晶平板显示器迅速发展,不到10年的时间,TFT-LCD迅速成长为主流显示器,这与它具有的优点是分不开的。主要特点是:
(1)使用特性好:低压应用,低驱动电压,固体化使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平板化,又轻薄,节省了大量原材料和使用空间;低功耗,它的功耗约为CRT显示器的十分之一,反射式TFT-LCD甚至只有CRT的百分之一左右,节省了大量的能源;TFT-LCD产品还有规格型号、尺寸系列化,品种多样,使用方便灵活、维修、更新、升级容易,使用寿命长等许多特点。显示范围覆盖了从1英寸至40英寸范围内的所有显示器的应用范围以及投影大平面,是全尺寸显示终端;显示质量从最简单的单色字符图形到高分辨率,高彩色保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高响应速度的各种规格型号的视频显示器;显示方式有直视型,投影型,透视式,也有反射式。
(2)环保特性好:无辐射、无闪烁,对使用者的健康无损害。特别是TFT-LCD电子书刊的出现,将把人类带入无纸办公、无纸印刷时代,引发人类学习、传播和记栽文明方式的革命。
(3)适用范围宽,从-20℃到+50℃的温度范围内都可以正常使用,经过温度加固处理的TFT-LCD低温工作温度可达到零下80℃。既可作为移动终端显示,台式终端显示,又可以作大屏幕投影电视,是性能优良的全尺寸视频显示终端。
(4)制造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高,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特性好。TFT-LCD产业技术成熟,大规模生产的成品率达到90%以上。
(5)TFT-LCD易于集成化和更新换代,是大规模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和光源技术的完美结合,继续发展潜力很大。目前有非晶、多晶和单晶硅TFT-LCD,将来会有其它材料的TFT,既有玻璃基板的又有塑料基板。
三、国际技术水平和现状
TFT-LCD技术已经成熟,长期困扰液晶平板显示器的三大难题:视角、色饱和度、亮度已经获得解决。采用多区域垂直排列模式(MVA模式)和面内切换模式(IPS模式)使液晶平板显示的水平视角都达到了170度。MVA模式还使响应时间缩短到20ms。
从技术角度来看,TN+Film解决方案是最简单的一种,TFT显示器制造商将过去用于老式LCD显示器的扭曲向列(TN:Twisted Nematic)技术,同TFT技术相结合,从而有了TN+Film技术。这项技术主要就是通过显示屏覆盖一层特殊的薄膜,来扩大可视角度——可以把可视角度从90度扩大到大约140度。如图6所示:TN+Film同标准TFT显示器一样都是通过排列液晶分子来实现对图象的控制,它在上表面覆盖一层薄膜来增大可视角度。不过TFT显示器相对弱的对比度和缓慢的反应时间这些缺点仍然没有改变。所以TN+Film这种方式并不是做好的解决方案,除了它的造价最便宜之外没有任何可取之处。
IPS就是In-Plane Switching的简称,意思就是平板开关,又称为Super TFT。最早由Hitachi(日立)开发,现在NEC和Nokia也使用此项技术制成显示器。这项技术同扭曲向列显示器(TN-Film)的不同就在于液晶分子相对于基本排列方式不同,当加上电压之后液晶分子与基板平行排列。
采用这项技术的显示器的可视角度达到了170度,已经同阴极射线管的可视角度相当了,不过这项技术也有缺点:为了能让液晶分子平行排列,电极不能象扭曲向列显示器(TN-Film)一样,在两层基板上都有,只能放在低层的基板上——这样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显示器的亮度和对比度明显的下降,为了提高亮度和对比度,只有增强背光光源的亮度。这样一来,反应时间和对比度相对于普通TFT显示器而言更难提高了。所以这项技术似乎也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MVA多区域垂直排列技术,是由日本富士通(Fujitsu)公司开发的,单从技术的角度看,它兼顾了可视角度和反应时间两个方面。找到了一个折中的解决方法。MVA技术使得可视角达到了160度—— 虽然不如IPS能达到的170度的可视角度,不过它`仍然是好的,因为这项技术能够提供更好的对比度和更短的反应时间。
MVA中的M代指“multi-domains” —— 多区域的意思。图8所示,那些紫色的突起(protrusion)构成了所谓的区域。富士通目前生产的MAV显示器中一般就有这样4个区域。
VA是“vertical alignment”的简称,意为垂直排列。不过单从字面上看会产生一些误解,因为液晶分子并不是如图所示的“突起”(protrusion)完全垂直。请看图8所示黑色示意图。当电压生成一个电场时,液晶分子如图相互平行排列,这样背光光源就能穿过,而且能将光线向各个方向发散,从而扩大了可视角度。
另外,MVA还提供了比IPS和TN+Film技术都快的反应时间,这对于取得良好的视频回收和残视觉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MVA液晶显示器的对比度也有所提高,不过同样也会随着可视度的变换而变化。
在采用光学补偿弯曲技术(OCB)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场序列全彩色(FSFC)LCD技术不仅取消了占成本三分之一的彩色滤光膜(CF),还可使分辨率提高3倍,透过率提高5倍,同时简化了工艺,降低了成本。彩膜技术和背光源技术的发展使TFT-LCD的彩色再现能力达到甚至超过了CRT。作为商品显示器TFT-LCD的主要技术指标综合性能在各类显示器件中是最优秀的,特别是TFT-LCD产品的大规模生产技术的完善,多品种、多系列的产品发展空间,应用范围无所不至 。最近韩国三星电子已经生产出了38英寸单一基板的TFT-LCD液晶电视和40英寸TFT-LCD显示器,以其优良的性能向公认的应为PDP霸占的大尺寸彩电市场进军。
LCD是所有显示器中耗电最低的产品,以13.3英寸XGA TFT-LCD为例,其功耗1998年为4.4瓦,1999年为3.3瓦,到2001年将小于2.5瓦,特别是反射型TFT-LCD的研制成功,由于取消了背光源,其功耗比透射式TFT-LCD低了一个数量级。同时由于几改进,低温激光退火多晶硅(P-Si)技术成熟,以至最近发展起来的单晶硅技术使得TFT-LCD的响应速度更快,电路集成化水平更高,锁相环技术的应用,一种功能更新,更全的周边电路的采用,系统集成(System on glass)技术的发展,使得TFT-LCD更轻、更薄。13.3英寸TFT-LCD其厚度在1998年为7.2mm,1999年为5.5mm,2001年降到5mm以下,其重量1998年为580克,1999年为450克,到2001年降到400克以下。TFT-LCD的大生产技术也已成熟,已实现全自动生产,其第五代生产线在2002年将进入实用生产阶段,生产成本将不断下降。TFT-LCD在技术上的成熟与进步以及其特有的性能优势确定了TFT-LCD最终取代CRT的格局。
四、总结
目前TFT-LCD已达到的技术水平状况:
(1)水平和垂直角都达到170度;
(2)显示亮度达到500尼特,对比度500:1;
(3)寿命超过3万小时;
(4)场序列全彩色(FSFC)技术开始应用于工业生产;
(5)大屏幕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彩色电视(TFT-LC TV)已经开始进入大规模工业生产,TFT-LCTV的画质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CRT,如28英寸TFT LC TV的分辨率为1920×1200,水平垂直视角均为170度;38英寸的TFT LC TV已研制成功;40英寸的TFT-LCD也已研制成功;
(6)大面积低温多晶硅TFT-LCD已经开发成功,并投入工业生产,非晶硅TFT的自扫描LCD已经商品化;
(7)反射式TFT-LCD彩色显示器开始商品化。例如分辨率是400×234,画面为16:9的5.8英寸反射式显示器的反射率为30%,响应速度为30ms,消耗功率为0.15瓦。
(8)730×920mm基板大屏幕生产线已经研制成功,更大尺寸基板的大屏幕生产线正在建设之中。
(9)塑料基板TFT-LCD开始商品化。日本现有5个品种的塑料基板产品。
(10)背光源和逆变器,虽在积极开发反射式LCD,但用背光源的透射型TFT-LCD在相当长时间内还是主流产品。背光源是其重要配件。德国研制成用于液晶模块的平板荧光灯背光源,亮度达到5000-7000cd/m2,寿命达到10万小时。一些新型自热式背光源可以在-40℃到85℃范围内正常工作。OEL背光源和高亮度LED背光源已开发成功,并开始用于TFT-LCD、Linfinity
Microelectrunies发明了冷阴极背光源长寿命逆变器,光源调制范围达到500:1。
关于“屏幕五颜六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zlan/202507-6596.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屏幕五颜六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屏幕五颜六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帮你找了一篇比较权威的文章...
文章不错《屏幕五颜六色》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