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智力模型理论(附)

网上有关“几种智力模型理论(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几种智力模型理论(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智力的本质是什么?目前心理学界并没有达成共识。自20世纪初,心理学家们从各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的智力提出假设,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形成了众多不同的理论,但从总体上看,我们可以把这些智力理论基本上分为智力的因素理论和智力的认知理论两大派别。在这两大派别中,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斯腾伯格的智力成功智力理论、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和戴斯德PASS理论都较具代表性。下面我们向大家做一些介绍。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是因素理论中的重要理论。智力因素理论又称智力的测量理论,是以因素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的,即分析出组成智力的因素,关注各个因素的发展,从而使智力的测量和找出个别差异成为可能,为个性化实施教育提供依据。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于1967年提出智力是由120个独立的因素组成。吉尔福特按三个维度组织这些因素,以这三个维度的相互作用来决定不同的人的智力能力。图为:三维智力结构模型吉尔福特“智力结构理论”不仅为我们今天的智力训练提供了可操作性的依据,国内外现有很多根据这一理论开展的各种思维训练教材和课程;而且,它对创造力的阐述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测量和训练的基础。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包括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创性等,这几种能力在他的“三维智力结构模型”中都可以找到相对应的智力因素,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应的教育训练,则可以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20世纪下半叶认知心理学兴起后,人们对智力的研究出现了另一条研究途径,即信息加工途径。智力认知理论主要受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及神经生物学(脑科学)的影响,它们对智力的因素组成不再斤斤计较,而是关注信息加工的过程。他们探讨的问题是:为了解答某种智力任务,必须经历哪些心理操作,测验成绩的哪些方面取决于过去的学习,哪些方面取决于注意、短时记忆或信息加工速度等。斯腾伯格是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他从信息加工心理学的角度,于1986年提出了智力的三元理论,认为智力包括成分智力、经验智力和情境智力。十几年后,他再次发展了智力理论,提出智力的新概念——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所谓成功智力是用以达到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对个体的现实生活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智力是认识并充分发挥个人优势的能力,是认识并弥补或改正个人弱点的能力,是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能力,它包含分析能力、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分析能力是个体进行分析、评价、比较或对比时所需要的能力。创造能力是人进行创造、发明或发现时所需的能力。而实践能力是人进行实践、运用或使用他所学习的知识时所需的能力。在人生中取得成功不仅需要具备这三种能力,更需要在这三种能力间取得平衡。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斯腾伯格的智力理论对我国素质教育改革,打破传统的为分数而学的应试教育模式,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有所创造,培养会学、会用、会创造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于1983年提出“多元智力理论”。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智力的内涵是多元的,由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这七种智力是:(1)言语智力,渗透在所有语言能力之中,包括阅读、写文章以及日常会话能力。(2)逻辑一数学智力,包括数学运算与逻辑思维能力,如做数学证明题及逻辑推理。(3)空间智力,包括导航、认识环境、辨别方向的能力,比如查阅地图和绘画等。(4)音乐智力,包括对声音的辨别与韵律表达的能力,比如拉小提琴或作曲等。(5)身体运动智力,包括支配肢体完成精密作业的能力,比如打篮球、跳舞等。(6)人际智力,包括与人交往且能和睦相处的能力,比如理解别人的行为、动机或情绪。(7)内省智力,对自身内部世界的状态和能力具有较高的敏感水平,包括认识自己并选择自己生活方向的能力。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上述七种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个体身上的不同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所以我们很难找到一个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与否、成功与否。正如我们无法指出如丘吉尔、莫扎特、爱因斯坦、毕加索、迈克尔·乔丹、柏拉图和马丁·路德·金谁更聪明、谁最成功,我们只能说他们各自在哪个方面聪明、在哪个方面成功,以及他们各自怎样聪明、怎样成功。因为我们不能说上述七种智力哪一种重要、哪一种不重要。它们在个体的智力结构中都占有重要的位置,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只不过表现的程度和方面不一样而已。运用多元智力理论分析我国的教育问题,对于我们树立积极乐观的学生观、“对症下药”的教学观和灵活多样的教育评价观,促进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加拿大心理学家戴斯及他人于1990年提出PASS智力模型。他们把信息加工理论、认知研究的新方法与智力研究的因素分析方法相结合,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探讨了智力活动中的信息加工过程,并以前苏联心理学家鲁利亚的大脑三级功能区学说为理论基础,提出了人类智能活动的三级认知功能系统的智力模型,即计划—注意—同时—继时加工模型,即PASS模型。戴斯认为,智力有三个认知功能系统:1、注意-唤醒系统,该系统在智力活动中起激活和唤醒的作用。2、同时——继时编码加工系统。该系统负责对外界刺激信息的接收、解释、转换、再编码和存储,是智力活动中主要的信息操作系统。3、计划系统,负责认知过程的计划性工作,确定目标、制定和选择策略,对操作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对注意—唤醒系统和编码系统起监控和调节作用。计划系统是整个认知功能系统的核心。戴斯等人从PASS模型的理论出发,编制了标准化的测验,称为戴斯-纳格利尔里:认知评估系统(简称DN:CAS)。此测验目前已出版。量表分别对计划、注意、同时性加工和继时性加工进行测量。戴斯等人运用这一量表对三类特殊(学习困难)儿童进行评估研究,研究表明:计划过程是智力落后的最严重的缺陷。注意力缺陷障碍的个体在几个过程上会有缺陷,最显著的是注意缺陷,而学习困难个体的缺陷可能在计划、同时性或继时性加工的环节上。PASS模型不仅具有坚实的神经心理学和认知心理研究的基础,能从认知过程的角度来评估和鉴别各种类型的特殊群体,而且它提供了一个能够对特殊群体的缺陷进行补救的框架和计划。从某种程度上说,特殊儿童的异质性要远远大于正常的儿童。正确评估是实现“因材施教”思想的前提。基于目前对智力落后、学习困难和注意力缺陷障碍个体的评估中存在的问题、PASS评估系统的有效性以及PASS补救计划实施的成果,可以尝试在我们中国引进PASS理论。从20世纪初,人们从未停止过对智力的争论,各种理论有其不同的研究角度和理论背景,我们很难去评估那个理论的好与坏。作为家长,重要的是我们能够找到一种基于某种理论之上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使得我们的孩子们学有所成,幸福成长。

有关,心理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儿童通过早期绘画所获得的知识与经验,可以把智商提高30%。绘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和素质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绘画可以使孩子一生更加富于色彩,使孩子更能发现生活中美的东西,并使孩子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画画的人,思维比较敏捷,空间能力强。画画能锻炼手、眼、大脑的协调能力。把看到的东西画出来,要先观察,再通过大脑的思考,最后通过手中的画笔表达出来。看似这么简单的几步,其实特别锻炼孩子。

画画的最佳年龄

一般的规律是5~9岁是儿童学习画画的阶段, 学龄前是孩子的“ 涂鸦期”,学龄开始孩子进入自由作画的时期。10~12岁是孩子绘画的过渡期,许多孩子发生绘画兴趣转移,将接受正规的成人画法训练。

在学龄前期,孩子对成人绘画的方法一般接受能力较差,在3、4岁的绘画伊始阶段以让孩子画简易的动物形象为好,也可以画小人。这时期孩子的认识能力、视知觉能力还较差,手部的小肌群也不发达,握笔有一定困难,运笔也不协调,但是如果对4、5岁孩子给以1年的绘画训练,即可达到可观的绘画水平。

关于“几种智力模型理论(附)”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zlan/202508-11281.html

(14)
wzjinhao的头像wzjinhao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wzjinhao的头像
    wzjinhao 2025年08月04日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 wzjinhao
    wzjinhao 2025年08月04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几种智力模型理论(附)”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几种智力模型理论(附)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智力的...

  • wzjinhao
    用户080407 2025年08月04日

    文章不错《几种智力模型理论(附)》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