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巡按是几品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巡按是几品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巡按是正七品官。
巡按的全称是巡按御史,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主要职责是代皇帝巡狩,考察各省及府、州、县行政长官是否有贪赃枉法,大事奏请皇帝裁决,小事自行处理,权利很大,民间俗称“八府巡按”。
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均设有监察机关即都察院。明代都察院下属有十三道监察御史,清代都察院下属有十五道监察御史。监察御史平时在京城都察院供职称为内差或常差,如奉命出巡盐务即为巡盐御史,奉命出巡漕运即为巡漕御史,奉命巡按地方即为巡按御史,均称外差或特差。
巡按御史制度
西汉时设刺史代表中央监察地方,隋唐时有御史台“巡按州县”,宋代在地方设有监司,元代设有监察御史、肃政廉访使分别负责巡视巡察中央机构和地方官员,明朝则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设立了巡按御史制度。
《明史·太祖本纪二》记载:洪武二年,“监察御史谢恕巡按松江,以欺隐官卒逮系一百九十余人至京师”。洪武十年,“遣监察御史吉昌等十三人分巡山东、广西等处”。此时的巡按御史还只是临时派遣的性质。
永乐元年明成祖朱棣“遣御史分巡天下,为定制”,标志着御史巡按制度的正式确立;后历经几朝,到弘治年间已趋于完善,制定了《宪纲》《宪章事类》《巡历事例》等一套完备的律法体系,巡按御史从选派、点差、职责到出巡、更代及回道考察等各环节均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巡按御史是个七品官。
明代都察院设十三道御史出京,巡察地方官吏,这就是巡按御史。巡按御史最早出现于洪武十年七月,朱元璋派监察御史巡按州县,永乐初年“遣御史分巡天下为定制”。按制度,巡按御史出巡,为期一年,事毕还京。
巡按御史仅是个七品官,监察对象却是地方上的布政使、按察使等二、三品大员,位卑而权尊。巡按出巡官方叫法为“行部”或“按部”,“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立断。”正是因为中央赋予了巡按御史如此重要的权力,所以从它诞生之日起,巡按的实际地位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三司。
巡抚和巡按会有什么矛盾呢?
巡抚为一省最高长官,也有巡察地方的职能,又多带都察院衔,对地方官也握有一定的监察权。其中一个表现就是在外官考察中,巡抚与巡按的考语对于官员的升黜同样重要。
巡抚多以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为之,地位较高;巡按虽品级低微,但实际权力却日益增长,两者职权交叠,逐渐发生矛盾。于是,中央授巡抚都御史衔,以确立其在地方上的威望。按说,巡按御史为都察院官,巡抚授都御史衔,建立了名义上的上下级关系。可是,随着巡按权力的不断上升,与巡抚分庭抗礼,抚按矛盾日趋激化。
关于“巡按是几品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zsfx/202508-12475.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巡按是几品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巡按是几品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巡按是正七品官。巡按的全称...
文章不错《巡按是几品官》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