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践可以怎么组词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践可以怎么组词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践组词:勾践、践行、实践、践踏、作践、践祚、践诺、糟践、践约、践阼、践履、道德实践、躬行实践、践言等。
造句如下:
1.我们要吸取失败的经验,然后找下一个对象,这个世界好女孩就想大海里可捕捞的鱼一样多,只要你有能力,而且不断实践,你就会捕捞到一条大鱼。
2.通过自1999年在罗平县水沟林场开始的杉木优树家系收集建设的实践,总结完善了杉木优树收集区的营建配套技术。
3.医疗纠纷可发生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任何场合和时间,从临床实践观察,以急诊病人和病情复杂凶险的紧急情况下的病人为多。
4.关注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积极投身教育改革并对其进行研究,是每一个教育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5.领导干部知识功底不坚实,能力不强,不啻于“无目而视,无胫而走,无翅而飞,无口而语”,就无法指导改革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也无力驾驭复杂多变的局面。
6.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存在差异性,这种差异表现在不同的能力组群、年级、性别及学科专业等方面。
7.提供学生交往的实践机会,提高交际能力,加强对学生丰富多采的口语交际训练,适应时代要求。
8.本文试图通过对这些典型案例建设实践的分析,总结其生态区域建设的经验与教训,对正在进行的上海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提供借鉴与启示。
9.征服者或演员,创造者或唐璜可能忘记了,倘若没有意识到其癫狂的一面,他们的生活实践将无法进行下去。
10.李泽厚实践美学注重美的物质性和社会性,贬抑美的精神性和个体性,这使得美缺乏存在的个体价值依据和真实基础。
采种的采种方法
种子园的规划关系到大量生产优良遗传性种子的数量和质量,以及预期收益。总体规划大致包括,建园的目的和任务、规模、园址的选择、总体区划、小区配置、施工和管理技术要点、工作进程、附属设施、经费预算和预期经济效益等。 建立种子园,首先要选择园址。为了确保种子园的母树生长旺盛,发育正常,开花结实早,种子产量高,选择适宜的区域是很重要的。主要考虑生产需要和树木生态条件的要求。种子园应建立在适宜该树种生长发育的生态环境中,生态环境有应有利于大量开花结实,并使种子园生产出来的种子适应当地造林,做到适地适树。
具体考虑以下原则:
1. 地区条件
一般可以用选择材料就地建园,即在某树种产区范围内建园。如产区气温较低,影响开花结实,则可以在供应繁殖材料地区的南方或海拔较低的地段建园。Sarvas (1970) 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按不同家系试验,发现南方家系比北方家系结实能力高,它提出北方家系向南推移而建立种子园,有促进结实的好处,最大增产效果为16%。但是,推移有一定幅度,就欧洲赤松的试验,向南推移只能在1200公里范围之内,否则会造成减产。
另外,低海拔建园要比高海拔好。相对而言。
选择种子园位置时要注意到光周期对树木开花的影响。一些树种需要在一定光周期下才能开花。欧洲赤松和桦木在长日照条件下雌球花开放。
在选择园址时要考虑温度、湿度对母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生态条件要有利于大量开花结实。晚霜、冻害、干旱及风等都会影响种子产量和播种品质。美国阿拉斯加的云杉、瑞典的西伯利亚落叶松等树种,晚霜会严重影响花芽分化。澳大利亚辐射松因干旱而球果减产23%。据观测,福建洋口林场的杉木种子园,因1975年冬严寒,顶芽受冻和1977年8、9月份干旱影响花芽分化,导致1978年减产60-70%。据对广西地区17个杉木种子园调查,杉木园址的年积温应达到7000度,年日照应在1600小时以上。
2、立地条件
林木种子园已营建在平坦、开旷、阳光充足的林地上,园址要求选择在地形平缓,坡度小于20度以下,地势开阔的阳坡或半阳坡林地,有利于母树结实,增加种子产量。
土壤水分条件直接影响到母树的种子产量和品质。所以,在选择园址时要求林地具有中等水平肥力的土壤,太瘠薄或过肥,都不适合,并应注意到土壤结构和排水性能良好,有灌溉条件,耕作层厚度15-25cm以上。
选择园址时应考虑交通方便,劳力来源充足。避免工业污染危害区或道路、水库、机场等可能扩建的地段,保证园址的永久性与安全性。
3、外源不良花粉的隔离
种子园是在人工隔离的环境条件下,让选择的个体之间彼此自由交配,,达到多系授粉,以其生产具有较高遗传品质的种子,达到增产的目的。因此,在园址选择时,要严格控制外源不良花粉的进入,进行隔离处理。
所谓隔离,只能使同种不良花粉感染降到较低水平,完全隔离是办不到的,所以隔离实质上是对外源不良花粉的稀释作用。
有人对瑞典和芬兰欧洲赤松、欧洲云杉等种子园花粉污染方面的研究报道作了归纳,指出种子园中的种子,约有一半,很可能1/4以上是由外源花粉产生的。美国北美黄杉种子园受外源花粉的污染率为22%-55%。有人估算,种子园花粉污染化使针叶树种子园遗传改良增益损失高达30%-90%。
种子园隔离范围主要决定于树种的种类、授粉方式、花粉结构、传播距离、撒粉期主风方向和风速及种子园位置等。
例如松树花粉具有两个气囊,可随风飘散300-500公里或更远。据1988年在河南卢氏油松种子园的观测,当对面坡相距约650m,在风速为1.8 m/s时,对面坡上花粉接受量为花粉源的82%;在风速为3.2m/s时,接受量大于花粉源的接受量。
在辽宁兴城种子园的上风(东南)方向1500m~1800m处,有一小片油松人工林。沿种子园所在坡地的山脊上设多处花粉采集点,各采样点迎风面接收到的花粉量,占总接收量的比率变动于73%~88%。观测期间,种子园花粉产量为7kg/hm,该花粉量相当于种子园花粉量的36.5%~71.2%。
在开阔地带,气流交换通畅,花粉容易被稀释,在距花粉源50~400 m的下风方向,花粉量约为花粉源的 50%~75%,到 1000 m处,仅为 7%.
可见,松树种子园隔离带宽度要按地形、花期主风方向、风速,至少在2 km范围内不能有本种和近缘树种大量分布。在采取积极的防范措施条件下,隔离带的宽度可以适当缩小。
落叶松无气囊,只能在100米之内飘动。根据对地形不同的2个华北落叶松种子园花粉传播的观察,由于落叶松花粉粒无气囊,飞扬能力远低于松属,不论在坡地或平地,对落叶松有100m以上的隔离距离已可以防止外源花粉的污染。
桦木、栎树的花粉能在离地面高达3公里,水平距离600公里内传播。
现在研究资料表明,种子园的有效隔离距离应保持在300-500m 以上,根据不同树种而定。
具体隔离方式有以下几种:
(1)种子园具污染花粉源的间隙距离在300-500米以上;
(2)将某一树种种子园建在其它树种林分内。如把杉木种子园建在油茶林分内。
(3)在种子园周围人工营建50米宽以上的隔离带;
(4)几个树种交错在一起同时建种子园,如落叶松与樟子松和桦木等;
(5)注意撒粉期方向,在其上方要有500米以上的隔离距离。尽可能将种子园建立在主风上方的山坡上。 种子园建设的规模是规划设计时需要首先考虑的问题。营建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
(1)该树种造林任务及种子需要量大小;
(2)该树种单位面积种子产量高低;
(3)种子园种子播种品质的好坏。
此外还应考虑到种子丰歉年之别,和林业发展及种子调拨的需要,对计划应留有余地。
根据这三个因素的相互关系,在种子园设计时可按树种提出建设规模和设计参数。
广东省雷州林业局提出,桉树单株平均产种量约0.25—0.5公斤,每亩种子园按20株计算,年产种子可供造林300—400亩。据洋口林场经验,杉木无性系种子园10年生时进入正常结实期,每年每亩产量约5公斤,可造林200—300亩。即按1:200-300的比值参数建园。湿地松的设计参数为1:300-400
种子园种子的产量,因树种、单株和树龄而差别很大。立地条件和经营水平对种子园种子产量也有影响。
杉木3年左右开始结实,10年生进入结实盛期产种子110-150kg/km;油松5-6年开始结实,盛期产种子15-30kg/km以上;火炬松盛期产种子22-55kg/km;日本落叶松10-15年开始结实。 种子园中包括多个经营项目,如种子生产区、优树收集区、采穗圃、子代测定区、苗圃、温室、种子加工设施等。因此对种子园要进行区划。
1.种子生产区
种子生产区是林木种子园的主体部分,应由配合力高的优良无性系或实生家系所组成,是生产遗传品质优良种子的生产群体。
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和无性系(或家系)的配置,可将整个种子生产区划分为若干大区,大区下建立若干小区,大区面积为3—10公顷,小区面积为0.3-1.0公顷。区划时要因地制宜,在地势平缓地段可划分成正方形或长方形;在山区顺山脊或山沟、道路划分,不追求地块方正或面积一致,但要求连成一片。小区可根据坡向、坡位、山脊区划。大区之间设立道路或防火道间隔,宽度为5—6米,小区间可设立1—2米宽的步道或板车道。
2.优树收集区
优树收集区或称育种圃,是林木改良的原始材料种植圃,它是由亲本材料组成的育种群体,是营建种子园的物质基础。建立优树收集区是林木改良的基础工作与先行工作,内容包括优树资源的选择收集,优树无性系性状表现的观测研究等。从长远考虑,应广泛收集优树资源,建成遗传基础广的育种群体。做好了基因资源的储备,可为今后的长期改良工作创造有利的条件。优树收集区不仅是供应生产群体的材料库,而且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地。
优树收集区应建在交通方便,利于管理、观测的地方。建立的方法,一般采用嫁接,每个优树无性系嫁接5—10株分株。分株间的株行距为2-5米。按优树来源的山系或行政区域,把优树无性系配置在收集区内。对优树无性系的物候期、开花结实习性进行观察,开展控制授粉,研究亲本遗传表现,为生产区的建立提供充分科学依据。
3.子代测定区
种子园体系应设立子代测定区。子代测定工作是种子园建设申的核心,主要任务是:(1)对表型选择进行检验。对表型优树实行再次评选,为种子园去劣或重建提供依据。(2)为下代选择生产基本群体,提供营建改良代种子园的物质基础。(3)研究遗传参数,为制定育种策略、改进育种方法、提高育种效率提供依据。只有抓好子代测定,种子园的质量才能得到提高,才能取得不断进展。子代测定区可与其它部分分开,选择有代表性的,环境条件易于控制的地段进行。
4.良种示范区
设立良种示范区,营建良种示范林也是种子园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良种示范林是推广应用群体。它是遗传改良成果的检验,是种子园产品的一种“广告”与“展销”。做好该项工作,对于宣传良种作用,推广林木良种有着重要的意义,过去对这方面重视不够。
营造良种示范林,可用种子园的混杂种子,也可用优良家系的单系种子。但都需用生产性种子设立对照。建立示范林的地点应考虑交通方便,便于参观。土地类型具代表性,小区面积应该大些。
上述4个部分,在整个种子园建设中是有机联系的整体,是种子园生产经营的主要部分。此外,种子园建设项目中还有非生产经营区部份,如道路、防火道、隔离带、职工宿舍、常规实验室、办公室、干燥房、仓库、晒场、种子库等基建项目。还有必需购置的仪器、工具及运输、照明、球果处理等设备都应列在规划中加以考虑。但小型种子园可简单化。 (一)任务与要求
根据国内外发展水平与趋势、技术经济指标,确定营建的规模与技术要求。
(二)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主要是经纬度、最近的城市、乡镇名称等以及隶属行政关系。
(2)自然条件主要气候因子,包括年平均气温、绝对最高与最低气温、年降雨量、相对湿度、霜期、年日照时数、年积温等;地形、地势概况,含主要山脉河流区系、海拔高度、母岩等;立地条件含土壤种类、立地指数、土壤理化性质等;植被状况,主要植被种类及生长状况等。
(3)林业生产情况该树种分布面积、蓄积、年平均生长量、人工更新等情况。
(4)社会经济条件该场的管理体制、组织结构、社会劳力情况和交通条件等。
(三)具体规划
(1)生产经营区的区划包括优树收集区、种子生产区、子代测定区以及良种示范区的面积、位置;各区的布局,配置要求以及施工进度等。
(2)道路简易公路、拖拉机道、板车道和林道,以及经营区内大小区隔离道等。
(3)基建含种子园工区职工宿舍、常规科研实验室(包括常规种子检验室)、干燥房、仓库和凉棚等。
(4)设备运输工具、机灌设备、干燥设备、通讯线路和照明以及必备的科研仪器等。
(四)经费概算与经济效益
要求分阶段按年度、按项目列出经费概算。经济效应可参考相近树种的增产效益来估算,并留有余地,做到实事求是。
(五)组织与措施
规划种子园应考虑到以下几方面:
(1)组织与领导。行政和业务隶属关系、具体承担单位和技术负责单位,以及所生产的种子分配形式等。
(2)建制。组织形式(场或工区)、编制人数、管理形式等。
(3)资金。投资方式与管理。
(4)建园材料的来源和施工技术要求。
(5)科研任务与要求。
(六)图表
规划一个种子园,应绘色下列图表:
(1)种子园总体工作程序表(按项目、分年度)。
(2)种子园各区施工进度表。
(3)经费预算表。
(4)种子园种子产量预估表。
(5)种子园规划设计平面图(1:50000)。
(6)种子园大小区划平面图(1:25000)。
一、洋葱的采种方法
洋葱又名圆葱,在我国普遍栽培。它供应期长,除鲜食外,也是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和出口蔬菜之一。我国的洋葱种由于质量问题需要从韩国、日本每年大量进口,为了摆脱这种局面,提高我国的洋葱制种质量,下面介绍几种不同的洋葱采种方法。
1.春播三年采种法 这是适应高纬度地区的采种法。第一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尽早播种,夏季收获小鳞茎,越冬期存贮,第二年春季栽植,夏季收获大鳞茎,去杂去劣后作采种母球贮藏越冬,第三年春季栽培,6月―8月种子成熟收获,采种过程历时26个月―28个月。这种采种法对品种典型特征、纯度、耐贮性、抽薹性、抗病性、抗寒性等选择严格,但采种周期长,贮藏烦琐,种子成本高,仅适用于原种生产。
2.秋播三年采种法 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第一年秋播,以幼苗露地越冬,寒冷地区可覆盖越冬,第二年夏季收获充分膨大的鳞茎作采种母球,经去杂去劣后风干贮藏。当年秋季或第三年春季栽植采种母球,第三年夏季采收种子,采种过程历时21个月―23个月。这种采种方法选择环节也多,可获得与春播三年采种法相似种性的高质量种子,采种周期可缩短约5个月,种球只贮藏一次,但采种周期仍较长,种子成本也高,适用于原种生产。
3.春播二年采种法 适应春播洋葱生产地区。第一年按当地生产商品洋葱的方法播种,夏季形成半成品,这是适应高纬度地区的采种法。第一年春季土壤化冻后尽早播种,夏季收获小鳞茎,越冬期保存,第二年春季栽培,夏季收获大鳞茎,去杂去劣后作采种母球贮藏越冬,第三年春季栽培,6月―8月种子成熟收获,采种过程历时26个月―28个月。这种采种方法对品种典型特征、耐贮性、抽薹性、抗病性、抗旱性等选择严格,但采种周期长,贮藏烦琐,种子成本高,仅适用原种生产。
4.夏播二年采种法 第一年7月―9月播种,冬前培育大苗,以保证第二年全部植株抽薹,第一年春季抽薹开花,夏秋季采收种子,采种周期历时11个月―13个月。这种采种方法优点是采种周期短,种子成本低。缺点是缺乏对先期抽薹植株的淘汰,反而淘汰了不易抽薹的植株;采种未经过形成商品的阶段,也缺乏对鳞茎经济性状及耐贮藏的选择,故一般只可用于繁殖生产用种。
5.种株连续采种法 洋葱种株在抽薹结籽期遇到高温或长日照,植株可形成较小的鳞茎。将这些鳞茎收获后可作为下一年的采种母球,栽植后再抽薹开花结籽,称为种株连续采种法。这种采种法完全节省了培育采种母球的过程,从上一次采收种子到下一次采收种子时间仅一年,占地时间仅4个月―9个月;另外,前后两批采收的种子并非子代关系,而是同一个世代二批分期采收的种子,所以在种性上是相同的,采种方法简单省工,种子成本低,可作为成株采种的辅助采种法,以增大繁殖系数和降低生产成本。如果利用雄性不育种株收获鳞茎,作为下一年雄性不育系的采种母球,则省掉了用保持系授粉繁殖雄性不育的工作。这种采种法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是:连续采种时种株基部的鳞茎越来越小,种子产量越来越低,此法只能作为上述各法的辅助采种法。
二、白皮松采种
选择 20 ~ 60 年生,生长健壮,干形好,无病虫害的林木作为采种母树。当球果由绿色变**时(每年 9 ~ 10 月)即可采种。将采收的球果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摊开晾晒,每天勤翻动,种鳞开裂后敲打球果,脱出种子,风干,拣净杂物,用麻袋或布袋等透气容器装存,防止鼠害。
三、林木采种技术
1、 采种林
1.1 采种林类别
1.1.1 种子园
用优树无性系或家系按设计要求营建的、实行集约经营的、以生产优质种子为目的的种子林。
1.1.2 母树林
选择优良天然林或种源确知的优良人工林,经去劣留优、疏伐改造、抚育管理,以生产优良种子为目的而营建的种子林。
1.1.3 一般采种林
选择中等以上林分去劣疏伐,以生产质量合格的种子为目的的采种林。
1.1.4 临时采种林
选择即将采伐的林分,以生产质量合格的种子为目的的采种林。
1.1.5 群团和散生的优良母树亦可采种。
1.1.6 禁止从劣树和劣质林分采种。
1.1.6.1 劣树
a)树势衰退,生长缓慢,高径生长明显低于林分平均值;
b)树干弯曲,尖削度大,木材纹理扭曲;
c)冠形不规整,侧枝粗大;
d)有明显的病虫害感染。
1.1.6.2 劣质林分
劣树占50%以上的林分。
1.2 采种林的认定
1.2.1 种子园、母树林由林业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主管部门认定。
1.2.2 一般采种林、临时采种林和优良母树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组织认定。
2. 林木种子采集
2.1 准备工作
2.1.1 采种前,根据种子需求量和林木结实量预测预报结果,并结合实地查看,确定当年采种林分的地点、面积和采种期。
2.1.2 制定采种方案,内容包括确定采种方法、采种责任制以及有关采集、包装、临时贮存、运输、安全、劳动保护等所需人员、工具、物料、设施的准备。
2.1.3 及时查看种子成熟过程,掌握种子成熟特征和脱落特性,公布采种期,严禁抢采掠青。
2.1.4 组织培训采种人员。
2.2 采集
2.2.1 严格保护母树,不得伤毁树皮、树干、枝条和翌年成熟的幼果。
2.2.2 采种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人身安全。
2.2.3 采种现场应有技术人员或熟练工人对采种方法、采种质量、劳动组合、母树保护、人员安全进行检查指导。
2.2.4 采得的果实在采集地点临时堆放,堆放不得过厚。应及时挂附采种临时标签,尽快运往调制场所进行调制。
2.2.5 采种临时标签为白色,长10cm,宽8cm,上端有一个半径约0.5cm的孔眼。临时标签的内容及形式见附录C(标准的附录)。每年包装容器有两张临时标签,分别附在包装容器内外。
2.2.6 临时标签由采种现场负责人填写。
3 林木种子调制
3.1 林木种子调制主要包括脱粒、干燥、净种、分级、包装。
3.2 各类林木种子调制方法
3.2.1 闭果类:成熟后不开裂,直接作为播种材料的果实,可以摊放在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晾晒。安全含水量高、容易丧失生命力的只能适当阴干,直至含水量降到GB7908的要求。采用风选、手选、筛选去杂净种。
3.2.2 裂果类
3.2.2.1 自然干燥脱粒
将果实摊放在清洁干燥的通风处晾晒,经常翻动,根据果实特性适当施加外力促进脱粒。马尾松球果可以晾晒前适当堆沤。
3.2.2.2 人工加热干燥脱粒
多用于球果类。含水量较高的球果在放入烘干室(窑)前应进行预干。预干时,温度不得超过35℃。人工加热干燥应控制温度。详见附录F(标准的附录)。
3.2.2.3 净种采用风选、手选、筛选等方法。
3.2.3 肉质果类
3.2.3.1 堆沤淘洗 :堆沤后及时淘洗、脱粒、阴干。
3.2.3.2 碾压淘洗:碾压后及时淘洗、脱粒、阴干。
3.2.3.3 净种采用水选、手选、筛选等方法。
3.3 调制出的种子质量应达到GB7908的要求。
4 种批、林木种子产地标签和林木采种登记表
4.1 种批
具备下列条件的同一树种的种子称为一个种批:
a)在一个县(旗、林业局)、乡(或林场)范围内,立地条件相似;
b)采种林龄、树龄大致相同;
c)采种时间大致相同;
d)种子的调制和贮存方法相同;
e)重量不超过下列限额:特大粒种子(核桃、板栗、油桐等)为10000kg;大粒种子(麻栎、山杏、油茶等)为5000kg;中粒种子(红松、华山松、樟树、沙枣等)为3500kg;小粒种子(油松、落叶松、杉木、刺槐等)为1000kg;特小粒种子(桉、桑、泡桐、木麻黄等)为250kg。
如超过限额应另划种批。但种子集中产区可以适当加大种批限额。
4.2 林木种子产地标签
4.2.1 种子调制后要分别种批填写产地标签。
4.2.2 产地标签为**,长10cm,宽8cm,上端有一个半径约0.5cm的孔眼。标签的内容和形式见附录D(标准的附录)。
4.2.3 产地标签附在包装容器内外,从包装、运输到播种的全过程均应保留。育成的苗木出圃时应分别苗批附以产地标签。
4.3 每个种批都应填写一份林木采种登记表,式样见附录E(补充件)。采种登记表上的种批号应同产地标签一致。
5 主要树种种子成熟、采集和调制表 见附录F(标准的附录)。
附 录 A
(标准的附录)
林木结实量预测预报方法
A1 目测分级法
目测采种林分的花、幼果和近熟果实数量,评定开花、结实等级,参考历年 结实情况和采收率、出籽率、估测该林分种子收获量。
评定开花、结实等级采用丰、平、歉三级制。各等级标准如下:
丰:开花、结实多,为历年开花,结实最高量的70%以上;
平:开花、结实中等,为历年开花、结实最高量的30%?70%;
歉:开花、结实少,为历年开花、结实最高量的30%以下。
A2 实测法
在采种林分内设置有代表性的若干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内应有30?50株林木,采收全部果实并称重,测量标准地面积,以此推算全林分结实量。参考历年采收率和出籽率估测当年种子收获量。
A3 平均标准木法
在采种林分内设置有代表性的若干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内应有30?50株林木。测量标准地的面积,每木编号并测胸径,计算出平均值。在标准地内(也可以标准地附近)选择近似平均值的3?5株标准木,采收全部果实,求出平均单株结实量,乘以标准地母树株数,即得标准地的结实量,以此推算全林分的结实量。参考历年采收率和出籽率估测当年种子收获量。
A4 标准枝法
在采种林分内随机抽取10?15株样木,在每株样木树冠的阴、阳两面的上、中、下三层,分别随机选取1m左右长的枝条作为标准枝,查数花朵、果实数,计算平均1m长枝条上的花朵、果实数,参考该树种历史上丰年、平年、歉年标准枝的花朵、果实数,评估结实等级和种子收获量。
A5 可见半面树冠估测法
在采种林分内,随机抽取样木50株以上,站在距离与树高近似的一点,统计每株样木可见半面树冠的果实数并计算平均值,代入该树种可见半面树冠果实数与全树冠果实数的相关方程,得出平均每株样木果实数,乘以全林株数可得全林果实数。根据历年采收率和出籽率估测种子收获量。
关于“践可以怎么组词语”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jyan/202508-14809.html
评论列表(3条)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践可以怎么组词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践可以怎么组词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践组词:勾践、践行...
文章不错《践可以怎么组词语》内容很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