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的抗战历史

网上有关“桂林的抗战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桂林的抗战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广西抗日战争历史综述——漓水岸边退强敌

1944年4月~12月,侵华日军为了打通从日本经朝鲜到我国东北、华北、华中、华南,又到越南、老挝、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大陆交通线,发起了“1号作战”攻势。

中方称之为豫湘桂战役,在广西部分则称为桂柳会战(1944年9~12月)。

日军企图打通湘桂、桂越一线,同时由于中美空军在桂林、柳州、南宁以及平南丹竹建有空军基地,不断轰炸日本、台湾和华中、华南敌占区,给日军造成很大威胁。

因此日军要摧毁这些空军基地。

日军以冈村宁次为第六方面司令官,指挥横山勇的第十一军(辖六个师团)、田中久一的第二十三军(辖两个师团),另有二个独立旅、第五航空军,兵力共约18万人,于1944年9月上旬以第十一军主力集中于湘桂路沿线,一部集中于湖南道州;第二十三军主力沿西江上肇庆、都城结集,以第二十三旅团集中于雷州半岛,对中国第四战区的桂林、柳州、南宁分进合击。

灵川保卫战

*** 地下党亲赴前线指挥,血战8昼夜,毙敌1000多人

中国军队第四战区先后调集夏威的第十六集团军、邓龙光的第三十五集团军、杨森和汤恩伯的第二十七集团军,兵力共16个军40个师,约16万人。

双方摆开会战架势。

由于参加桂柳会战的 *** 军队内部派系(蒋、桂、粤)斗争激烈,各自都想保存实力,让别人去同日军死拼,自己坐等胜利,因此不顾大局,不协同作战。

广西是桂系的根基。

会战前白崇禧在桂林,提出“固守桂林三个月”,蒋介石同意,并规定由他的嫡系九十三军守全州,桂军守桂林,粤军守柳州。

9月11日从湖南而来的日军第十一军进攻广西全州黄沙河。

我方第九十三军奉命在全州要隘屯粮储弹(全州有华南最大的军需物资仓库),阻击敌人三个月,但与敌军一接触,未经激战即放弃黄沙河阵地。

军长陈牧农下命烧掉全州军需仓库大批物资,13日全军退却,放弃全州。

敌军占全州后即兵分两路直取桂林。

9月27日日军十八师团进犯兴安,九十三军在此抵抗了3天,兴安失守。

14日日军攻灵川,九十三军荣誉八师和第十师为雪全州之耻,奋起拒敌。

第十六集团军参谋长韩钵成( *** 秘密党员)驰赴前线指挥,亲自指示美机前来轰炸日军,步兵英勇血战8昼夜,毙敌1000多人。

日军五十八师团在湘桂线正面受阻,转兵东向。

桂林巷战

中国守军与日寇激战于七星岩、独秀峰、伏波山等处,中国守军5665人壮烈牺牲

在日军到桂林城之前,白崇禧与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发生矛盾,白修改了张的城防计划,把自己的亲信和精锐部队二个主力师调出桂林,说要在平乐附近阻击进犯桂林之日军。

此举削弱了桂林守城兵力。

白崇禧布置完毕,即于9月28日坐飞机回重庆去了。

守城兵力不足2.5万人,其中1/4是新兵,但是守城官兵士气高昂,加紧修筑工事,准备与日军决一死战。

日军以五个师团兵力先将桂林外围阵地击破,11月4日占领桂林城南外围阵地,用大炮轰城。

6日,日军四O四师团一部攻占了七星岩一半,我军三九一团团部退入洞内。

在城北,日军五十八师团的坦克冲近北门,被守军击毁2辆。

7日,日军四O四师攻占七星岩山顶,继续攻击同乐山、普陀山、七星岩山洞等处,遭到守军顽强抵抗。

9日清早,日军重炮又对独秀峰、风洞山、老人山一带进行猛烈轰击,敌机7架也飞来袭击市区南部。

守军炮兵英勇还击。

炮战后,日军五十八师团进攻北门,被北门外石山上守军击退。

下午16时,日军一个中队拚死冲上伏波山,双方短兵相接,日军伤亡惨重,只剩下10多个日兵,但守军也伤亡殆尽,下午17时伏波山被日军占领。

日军强行渡过漓江,突入盐行街,与我军进行巷战。

德智中学以西我军阵地尽失。

9、10两日突入盐行街的日军扩大战果,向核心阵地王城进攻。

10日下午,城防司令韦云淞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晚上弃城突围。

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参加会议回师部后,向部下交待说:我们要与桂林共存亡,假如我死了,由副师长、参谋长指挥。

阚师长说完后,即到电话机房内开枪自杀。

阚师长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精神,令人钦佩。

当夜,守城部队大部分向西突围退出桂林。

11日上午8时,市内战斗终止,桂林守卫战结束。

据当时日军统计,守军战死有5665人。

这些烈士为抗击日军入侵、保卫桂林城作出了牺牲。

“八月决定”

提出“一切为了建立抗日武装”、“一切为了发展游击战争”的口号,形成了全省规模的抗日游击战局面

日军在攻占桂林后,经永福、中渡、黄冕、雒容进攻柳州。

*** 各派系为了保存实力,不作坚决抵抗,11月10日弃守柳州。

柳州陷落后,第四战区司令张发奎带领部队退到宜山,广西党政军许多机关也迁到宜山。

日军趁南宁没有 *** 正规军的机会,于11月24日占领南宁。

当时南宁市民事先疏散比较彻底,日军占领了一座空城。

由于 *** 军队内部的派系斗争以及上层的腐败,导致了桂柳会战的失败。

日军占领了广西省会桂林及64个县,为了搜刮物资以充军用,进行疯狂的掠夺,并且四处烧杀奸*,对于敢于反抗的群众则进行残酷镇压,制造了一桩桩惨剧与血案。

广西第二次沦陷期间,与 *** 军队消极避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 *** 积极组织民众进行抗日。

在1944年8月,当日军逼近广西的时候, *** 广西省委就作出《八月决定》,提出“一切为了建立抗日武装”、“一切为了发展游击战争”的口号,动员广大群众武装保卫家乡,号召党员组织群众拿起武器杀敌。

在此情形下,广西各地出现了一批由 *** 领导的人民抗日武装力量。

这些抗日游击队、自卫队、义勇队同民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全省规模的抗日游击战局面,给日本占领军以沉重打击,使其不得安宁。

光复广西

日军大势已去,无心恋战, *** 第二、三方面军开始反攻,收复失地

1945年4月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即将结束之前,日本大本营密令驻广西日军于5月开始撤退,收缩到华中、华北。

*** 在国内外压力下,也准备反攻作战,3月份将全国军队编为4个方面军。

其中第二方面军在桂西,司令张发奎、副司令夏威,辖三个军,5月间发现日军开始收缩防线,于是桂西的二方面军张发奎部、黔南的三方面军汤恩伯部开始反攻。

此时已准备撤退的日军无心恋战,因此反攻未遇太多抵抗。

4月下旬第二方面军收复都安、进迫南宁,5月27日第六十四军光复南宁,并派出部队沿邕龙公路追击逃往越南的日军,7月3日收复龙州、凭祥。

日军主力部队向柳州退却,我军主力同时跟进。

第三方面军汤恩伯部于5月上旬向河池、黎明关攻击,收复河池、宜山。

当时各路均向柳州攻击,6月29日攻占柳州,日军向桂林溃退。

我军沿柳桂公路向桂林攻击前进。

第三方面军分向全县、兴安进攻,占领后向桂林近郊推进,协同友军围攻桂林,7月28日进占桂林。

中国军队继续追击逃往桂北日军,8月6日收复兴安。

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当时全县还有日军据守。

8月17日拂晓第一三三师向全县发起进攻,10时攻入城内。

日军向黄沙河及湖南东安逃窜。

8月18日第二十军一三四师收复桂北黄沙河。

至此,广西全境光复。

桂柳会战——国军内斗两个月丢了79座城市

在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中,桂林栖同志表现出***人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无畏精神。1945年8月日寇投降后,我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利益,提出了和平、民主、团结的三大口号,毛主席还亲赴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迫使国民党签订了《双十协定》。为了认真履行《双十协定》,我党同意让出广东、浙江、苏南、皖南、皖中、湖南、湖北、河南(不包括豫北)等8个省区人民军队的根据地。我新四军七师从1945年9月起告别了数百万父老兄弟姐妹,分批撤出了皖江解放区。为了继续保持并扩大我党的影响,坚持人民革命斗争,皖江区党委经多次研究,决定留下立场坚定、有较高的领导水平和政策水平、有较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善于团结同志又有一定武装斗争经验的桂林栖同志,率领一支由七连、九连和一个手枪队组成的二三百人的精干队伍挺进到大别山区,坚持敌后游击战争。

大别山,雄峙于国民党统治巢穴南京与武汉之间的鄂、豫、皖三省交界处,地势十分重要。在新四军主力撤出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在皖西驻扎了一个旅的正规部队,加上地方保安三团、四团、七团、八团及各县国民兵团共1万人,敌我双方力量十分悬殊。在所谓的“清剿”中,敌人在大别山区实行大规模的拆屋并村、联保连坐,采取烧光杀光抢光,制造无人区等反动政策,修筑大量碉堡,设立无数潜伏哨、盘查哨,并进行极为毒辣的“梳篦式”会剿战术,妄图困死、饿死、消灭我敌后游击队。大别山区的一些地霸、特务气焰也嚣张起来,纷纷助纣为虐。我游击队个别干部和队员经受不住斗争的考验,思想动摇起来。有的离走,有的逃跑,个别的甚至叛变。同时又由于敌人在一次突袭中,我方电台马达丢失,与上级党联系一度中断,处境极为困难,斗争形势十分险恶。

“风雨愈摧愈挺秀,要持青色饷人间”,桂林栖同志的这两句诗,表达了他在险恶形势下的坚定立场和不屈不挠的斗志。1945年10月间,他率部队进入大别山区,与原先在那里坚持斗争的张伟群部100余人会合,成立了皖西工委,部队名叫皖西大队。桂林栖同志担任书记和政委,钟大湖同志担任大队长。在艰苦环境中,他经常向大家反复讲述坚持大别山敌后游击战争的任务,讲述这场斗争的艰苦性、持久性、必要性和重要性,使同志们明确在大别山地区发展武装,建立组织,打击敌人,牵制敌人主力,减少解放区战场压力是皖西游击战士的神圣职责,增强了坚持到最后胜利的坚强信念。为了打破敌人的“清剿”,使我方在大别山扎住脚跟,桂林栖同志和其他同志经过周密调查研究,大胆地闯进敌人心脏地区——青草塥。青草塥设有国民党特区,“清剿”指挥分部和特务中心组,经常驻有敌军一个团兵力。1945年11月的一天,他率领部队经过50里夜行军,突袭了青草塥。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战斗,消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缴获了大量的枪支弹药和物资。这一类似古代战例上所说的“围魏救赵”战术,震动了敌人,急忙把大别山区内大批清剿部队调下山来,从而使我方得以在山上从容地建立根据地。正如桂林栖同志在他的《夜袭青草塥》一诗中所说的:“敌驻官庄我出山,夜围青草袭源潭。枪声牵得猴儿出,我又回山扩地盘”。与此同时,桂林栖同志又与游击大队其它领导张伟群、钟大湖等研究,决定在1946年春节敌人回家过年之机,开展一次锄奸除害工作。张有道同志率小分队一夜奔袭近百里,处决了3个罪大恶极、血债累累的特务分子,公布了他们的罪状。此举震慑了敌人,打击了他们的气焰,大大便利了我游击队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敌强我弱的斗争形势下,桂林栖同志把毛泽东同志的军事思想运用到大别山区,部队时分时合,分兵以发动群众,集中以应付敌人,并始终贯彻毛泽东同志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方针,搞得敌人七处冒火,八处冒烟,不得不承认“三个月彻底消灭共军”的计划破产。

桂林栖同志到达大别山之后,皖西地区成立了工委,下设岳北、潜太、舒(城)六(安)、桐(城)庐(江)四个县委。部队改名皖西支队,隶四个大队,两个直属连。不久,与先后到达这里的新四军二师、五师下属两支部队合并,成立了皖西人民自卫军,刘昌毅同志任司令,桂林栖同志任政委,皖西革命根据地迅速出现新局面,曾连续取得关塘、源潭铺、石关口、象形地、毛旦场、张家圩、黄岗、黄泥岗、储冲、董家祠堂等战斗的胜利,不仅大量地歼灭了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且使我方迅速发展到3000人左右,斗争局面蔚为改观。

1947年11月3日《人民日报》曾刊载我鄂豫皖前线司令部发言人《纵谈大别山区目前形势》一文,予以高度评价:“富有二十年革命传统的鄂豫皖群众和两年来始终坚持大别山游击战争的同志们是使我军能够迅速立定脚跟,并很快与人民结合的重要力量。”自1947年8月刘邓大军三纵及其大批干部南下与皖西人民自卫军胜利会师之后,皖西革命根据地日益扩大,11月成立了皖西区党委,彭涛同志任书记,桂林栖、于一川两同志任副书记。下设一、二、三3个地委,后来又在巢无地区设立第四地委。这对于敌人来说,犹如胸膛里插上一把利剑,他们急忙从北线大量调军南下,仅在皖西范围内就有桂系七军、四军、四十六军,蒋匪嫡系的二十五军、青年军二○二、二○三两个师等正规部队,加上保安团和地方民团,总共不下20多万人,经常地反复地向山区进行疯狂的扫荡,使大别山地区的斗争之规模、残酷、艰苦超出任何历史时期。在斗争中,桂林栖同志和大家一样,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困境中顽强地坚持着,又在四地委采取卡河收税的办法解决了部队衣食这个当时最大的问题,使部队的物资供应也有了一定保障,帮助部队渡过了极其艰难的岁月。在坚持过程中,久经锻炼的干部梁诚、吴万银、李唐、白涛、顾正钧、侯震东、李坤、姚守永、刘建民、黄柳强、彭年、吴斗山、余成宇等300多个干部英勇牺牲,表现了***员为人民事业不惜个人生命的高贵品质。由于全体同志的努力,皖西革命主力始终保存、舒六桐潜边50万人口的一块干净的根据地始终保持,皖西人民革命斗争始终坚持,一直坚持到和我军主力会师,坚持到全江北的解放,坚持到全皖北的统一,因而受到中原局的表扬。刘伯承同志1948年底为渡江一事小住六安时,曾当着马芳庭和曾庆梅同志的面说:“和其它根据地相比,你们皖西根据地是坚持的最好的。”这虽然主要归功于中原局的正确领导以及全体干部及群众的团结一致和英勇无畏,但桂林栖同志也为之浇注了很多心血,作出了不小的贡献。

在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中,桂林栖同志表现出***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桂林栖同志时刻不忘上级党组织对游击队所作的保护群众利益的指示,坚决保护积极分子,保护烈军属。对其中生活困难者,在每次战斗有所缴获时,都及时给予救济;对其中遭受敌人迫害者,都千方百计予以掩护及安慰,并相机给予敌人以牙还牙的反击,使这些同志感到背后有坚强的靠山,增强了革命的信念。针对敌人的白色恐怖政策,桂林栖同志除在大别山各地组织秘密党支部、农会、党的同情小组外,还组织了大量的灰色群众组织,利用合法和非法的手段向敌人作斗争。在斗争中向他们宣传党的主张,讲解全国形势,使群众的心向着党、向着革命。国民党反动军队“清剿”大别山,到处拆棚并村,抓丁派粮,残害群众,桂林栖等同志就代表群众心声,拟定了不少宣传标语,如“清剿、清剿,百姓不得了”,“拆房拆屋,百姓痛哭”,“穷人好可怜,没柴又没盐,国民党收税少不了半文钱”,以及“抓丁又派粮,穷人泪汪汪”等。先在部队讨论通过,再交给群众讨论,然后印成传单,刷写成标语,在各地散发、张贴,深得群众的拥护和欢迎。不少群众冒着风险来索取,然后回到本地散发。有的还塞进乡公所和敌特组织机关内,大长了群众的志气,大灭了敌人的威风,有力地推动了抗丁抗粮抗并村斗争的开展。桂林栖同志对要求进步的青年知识分子也很关心,经常同他们促膝谈心,引导他们走上革命。如六安有一个青年教师对我革命事业同情,并希望能和游击队领导同志见面。桂林栖同志获悉此情况时,立即约他谈心。在他的培养下,这位同志利用教书之机,常常为我方送报纸、送情报,为革命做了有益的工作。桂林栖同志坚持党的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还表现在能够站在党的利益的立场上承认并纠正错误。1947年下半年,大别山区曾一度实行急性土改,侵犯了一部分中农和工商业者的利益。在打击敌特时有扩大化的倾向,犯了“左”的错误。桂林栖同志和其他领导同志在一经发现后,能抱着从善如流的态度接受群众的意见并确实地加以纠正。如潜山岳西交界处一个名叫分水岭的地方,在打击敌特时,曾在祠堂里关了一些不应该关押的人,打击了一些不应该打击的人。桂林栖等同志在听到这个反映后,立即前往此处。经过调查研究,不仅将这些人释放出来,而且公开地向群众承认错误,得到了群众的谅解和好评。群众说,你们做错就改,心肠都是好的,我们也能谅解。由于这些,桂林栖同志在大别山区威信很高,大家都亲昵地称呼他“老桂”或“赵先生”。也正由于我游击队始终站在保护群众利益的立场上,因而群众对我党帮助很大,经常掩护我伤病员,为我抬担架搞运输,积极供给我方情报,在极其困难中分衣衣我,分食食我,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亲人以掩护我游击队指战员,充分反映了军民鱼水情的关系,这也是我党能在大别山区坚持下来的重要保证。

在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中,桂林栖同志积极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分化瓦解敌人,壮大自己力量当时,大别山区总的形势是敌强我弱,我们没有根据地,只能开展游击战,在敌占区内犹如在网格子里钻来钻去,又未建立政权,给养得不到补充,伤员医疗也有严重困难。面对这种斗争形势,作为皖西工委主要负责人的桂林栖同志,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分化瓦解敌人,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以利我们党和部队的生存和发展。大别山3年多时间的斗争生活是十分艰苦的。有一段时间,敌人割断了我们同群众的联系,使我们处于极为困难的境地,粮食、衣被、药物都十分缺乏,常常连盐也吃不上,晚上只能露宿山林、田野,随时还得投入战斗,连草鞋也不能脱。有几次弄到了粮食,正在做饭,敌人就摸上来了,饭未熟就紧急转移了。有一次,在潜山、舒城交界处板仓,我们部队隐蔽了七天七夜,吃不上一口饭,就买老乡的腌菜,一人一棵充饥。后来,弄到了一点粮食,没有锅,就用敌人钢盔煮饭,还没吃进嘴,战斗就打响了。就在那样紧张、艰苦的战斗生活中,桂林栖同志坚定、顽强、充满了必胜信念。他严格要求自己,同广大干部战士同生死、共患难,做到衣、食、住、行四个一样,从来没有一点特殊的地方,常常是同警卫员分吃一碗饭,合盖一条被,把牲口让给战士骑。有一段时间,他身体很弱,痔疮发作,每天脓血淋漓,冬天则血湿棉裤,冻成冰块,日夜行军后,皮肤磨裂,他都不吭一声,也不让警卫员另搞吃的东西。在战斗的间隙,他还抓紧时间阅读书报。他也十分平易近人,大家喊他政委时,他总是说:“别喊我政委,就叫我老桂,我俩岁数不是差不多吗?”有一次宿营时,他同战士住处一墙之隔,战士们说说笑笑,影响了他的工作和休息,警卫员去制止,他知道了,就批评警卫员说:“战士们不打仗,就要娱乐娱乐,怎么能妨碍他们呢?”使大家深受感动。

1944年8月,日寇为打通由平汉路经湘、桂两省至越南的陆路交通线,攻陷湖南衡阳后,由湖南、广东分兵向广西进犯。1944年八九月间,蒋介石严令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在广西的桂林、柳州等地进行防御抗敌。这次对日寇防御作战,史称“桂柳会战”。

日寇由横山勇指挥的第11军共7个师团由湘南向广西北部入侵;由田中久一指挥的日寇第23军约两个多师团从广东向广西东南面入侵。总兵力在15万至18万人之间。

参加防御作战部队是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指挥的第16集团军的两个军(第31军,军长贺维珍;第46军,军长黎行恕)及旧战区指挥的蒋介石嫡系部队第93军、邓龙光(粤系)的第35集团军的两个军、杨森的第二十七集团军的3个军等部队,计有16万余人。

1944年9月11日,日军占领桂北战略要地黄沙河;9月13日,敌寇占领全县,广西北部门户洞开,桂林吃紧;9月21日,从广东来犯之敌,攻陷梧州,紧接着攻陷桂平、平南、武宣等地,威胁柳州右侧背。从桂北入侵之敌,攻陷全县后,直扑兴安,第93军及第79军在兴安一线曾与敌进行了较为激烈的战斗,不支,兴安于9月30日陷敌。

敌攻陷兴安后,继续南犯,10月27日,灵川失守,此时桂林城外围已无我方军队。11月3日,敌集中所有火力攻城,守城部队虽与来犯之敌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终因敌众我寡,孤军无援,战斗坚持到11月10日夜间,由于防守司令韦云淞率第31军军长贺维珍、第170师师长许高阳等高级将领及少数部队“突围”逃出桂林城,城内有组织、有指挥的对敌作战终止了。11月11日上午8时,桂林失陷。蒋介石严令“死守桂林3个月”实际只战斗了9天即告失陷了。桂柳会战结束,在两个多月时间内,我方竟丢城失地79个县市,占当时广西全省100个县市的79%。

这次桂柳会战,双方兵力相当,且我方优势较为明显,如制空权在我方(有美国空军支援),结果却败得这样惨,主要是蒋介石处心积虑借刀消灭异己是导致惨败的罪魁祸首。

战区作战部署后不久,白崇禧以参谋副总长名义从重庆飞抵广西指挥作战。会上,白不同意第四战区的作战部署。并提议由夏威集团的贺维珍、黎行恕两个军担任,桂林城防守备应由第93军在黄沙河转进后担任。张发奎对白改变战区的作战部署不置可否。

后白崇禧向蒋介石报告,蒋不同意由第93 *** 进后防守桂林,桂林的守备仍由桂军负责,以最高统帅身份压白服从。 。由此不难看出蒋的用心所在,蒋介石就是想趁此机会借日寇的刺刀来消灭新桂系的两个军。

此役,新桂系守城的两个师、一个军部除极少的官兵随韦云淞逃出桂林外,几乎是全军覆没。据1944年11月11日日寇第11军发布的战报称:守军遗尸5665具,被俘13151人。蒋介石借日寇刺刀来消灭异己的目的算是达成了。

关于“桂林的抗战历史”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wzjinhao]投稿,不代表金豪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zjinhao.cn/zsfx/202507-3746.html

(17)
wzjinhao的头像wzjinhao签约作者

文章推荐

发表回复

作者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3条)

  • wzjinhao的头像
    wzjinhao 2025年07月16日

    我是金豪号的签约作者“wzjinhao”

  • wzjinhao
    wzjinhao 2025年07月16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桂林的抗战历史”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桂林的抗战历史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广西抗日战争历史综...

  • wzjinhao
    用户071606 2025年07月16日

    文章不错《桂林的抗战历史》内容很有帮助